•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古村老街
    天后宮:33塊石碑講述傳奇
    來源: 海口網 作者:吳雨倩 時間:2017-02-21 09:13:57 星期二

      C?保護

      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和珍貴文物

      天后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咸豐十年(1860年),2000年6月15日,海口市政府將其遺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不久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同年11月,海口市商貿企業改制時,將天后宮當作直管公房抵扣職工安置費,作價賣給原中山華僑商場職工,天后宮曾一度成了私人店鋪的倉庫。現存的天后宮主體部分,飛檐走壁間,依然可見當年建筑的恢宏氣勢。建筑專家對它的建筑風格贊嘆不已,認為那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抬梁式結構,做工精細,雕工精美,亦可見媽祖文化在海南的源遠流長。

      從宋元開始,我國的海上交通和貿易迅速發展,海南作為海上航運要地,以及本身擁有的珍貴熱帶作物貨源和海產品,吸引了大量商賈。隨著海運經濟的發展,媽祖文化便隨福建或廣東商人落籍海南,他們乘船渡海而來,立廟拜祭媽祖,他們的行為深刻地影響了本地居民及其后人。

      修繕海口天后宮,最為困難的細節在哪里?蒙文雷回憶,應該是修舊如舊,保持原貌吧。“海口中山路的天后宮是目前國內留存規模較大、選材上乘、梁架木雕工藝精湛繁復的媽祖廟。抬頭細看橫梁上各種精美的雕刻,嬉戲玩鬧的靈鳥、颯爽出陣的天將、翻騰怒哮的神龍……此外,壁畫更是手工細致美輪美奐,人物表情和衣著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雖有受損痕跡,仍可見當年建筑的恢宏氣勢。”

      然而,修舊如舊并非說的這么簡單。因為當時手工藝人的手藝精湛,在壁畫和雕刻上栩栩如生,后人在有些損毀嚴重的地方,找不到原貌,難以完整修復和清洗。“有些浮雕上的鎏金畫,只能先用噴漆加以保護,找到原貌圖后再加以修復。”另外,海口天后宮雖然已修繕完畢,且向市民開放,但還有許多的文化內涵和珍貴文物還在繼續挖掘中。“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工作是永遠不會停歇的。”蒙文雷說。

    (編輯:余冰月)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