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陶藝守藝人陳文:用黎族紋飾豐滿陶器靈魂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鄧鈺 時間:2017-06-26 10:44:17 星期一

      半路出家的陳文對制陶十分癡迷。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陳文制作的黎族紋飾陶藝作品。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啪啪啪、啪啪啪……”在澄邁縣福山咖啡風情小鎮的一處陶藝館,陶藝師陳文坐在拉胚機前拍打著手中的泥巴。將泥巴有節奏地拍打三次后,他再從中間扭斷,然后合并再重拍。

      每一件精美的陶藝品,都出自粗糲的黃泥。從枯燥的拍、踩泥巴開始,重復著“三拍一扭”的步驟,一塊塊泥巴在陳文手中變得柔軟、光滑。“拍出泥縫中的氣泡,拉胚時才能柔韌、均勻。”他說。

      半路出家苦學陶

      陳文對泥巴是有感情的,接觸各種各樣的泥巴是他生活中的重頭戲。時間長了,他能如數家珍地道出海南各地泥巴的品質和特性。

      “雖然泥巴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揉捏、燒制時區別就大了。有些泥黏性低、難塑形;有些泥含鐵量高、耐不住高溫,一燒就裂。”陳文說,為了找到品質最好的泥巴,得反復在全省搜尋。“目前,我試過最好的是臨高的一處泥巴,黏性大、含沙少、含鐵量少,燒出的陶細膩光滑形態好。”

      陳文說,“我鉆研制陶已經12年,恰好一個輪回,陶藝早已融入我的血肉之中。”

      2005年,21歲的陳文從海南省對外貿易學校多媒體專業畢業,先后從事過服裝銷售、個性打印等工作。隨后,他在澄邁縣橋頭紅坎嶺的制陶廠負責名片、宣傳冊設計等工作。

      在紅坎嶺,從前只在書本上見過制陶的陳文,“一見到這門技藝就感覺十分驚艷。”陶藝廠的老師傅通過手與泥、心與火的對話,從爛泥巴中塑造出一個個優美的瓷器。

      老一輩手藝人的功夫不輕易外傳,陳文的學藝從“偷師”開始。在陶藝廠的前兩年,他主動給老師傅們打下手,從搬泥巴、揉泥巴這類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做起。久而久之,老師傅會在做陶時給他指點一二。

      燒一次窯要一周左右,在此期間要保持窯火不間斷燃燒,還要根據陶器成型的不同階段調整火候。守夜窯是個苦差事,陳文卻主動應承下來,從夜幕到天明,看著窯火翻騰,感受陶器在火中涅槃而生。

      雖是半路出家,陳文卻決心將陶藝做到極致。2009年,為了突破技藝瓶頸,他獨自前往廣東佛山石灣鎮的南風古窯學藝。

      “南風古窯的灶火從明朝延續至今,許多富有成就的陶藝師聚集于此。”陳文說,初到石灣,他馬上租了一套簡陋的房子落腳,將客廳當作工作室,剩余的一個房間便是臥室。為了省錢,陳文并沒有添置桌、床等家具,只買了一個帳篷便草草了事。

      制陶離不開多看、多想、多模仿。白天,陳文在陶廠和工作室轉悠,和老師傅們學藝。從陶廠下班后,他就從廠里買回50元一袋的泥巴,窩在家里回憶老師傅的制陶手法,暗自模仿,一次次重復著繁瑣的流程。“每次做完已是凌晨兩三點了,我就匆忙洗個冷水澡,鉆到帳篷里休息幾小時,第二天還要一早出門學藝。”陳文說。

      陳文記錄的采風圖案。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將“最海南”元素融入制陶中

      2010年,陳文回到紅坎嶺。“陶藝在初學時講究手法、技術。技術成熟后,它則變成了一種表達思想的手段。”陳文說,在南風古窯的日子,讓他更加深刻地領悟到好陶器必須體現匠人的靈魂。

      “做陶藝到一定階段必須要多看,看書、看歷史、看文化。我讀《山海經》、心理學和海南民族志。很多人都覺得我看的書很奇怪,但是制陶人如果沒有思想,做出的陶器就是死物,沒有靈魂。”回到紅坎嶺,陳文開啟了對陶器制作的思考。

      “其實海南也有古窯,許多古陶器在這片土地誕生、流轉、遺失,那些陶藝師的故事隨歲月飄散。”在陳文的家鄉澄邁,就曾挖掘出流傳數百年的福安古窯,那是澄邁乃至整個海南古代手工藝發展的文化符號。

      陳文去過數次福安古窯。“第一次去福安古窯時,我非常驚訝,原來幾百年前澄邁就有這么好的陶器。看到那些古陶器碎片,我想是否可以參考這些樣式,做一批器皿,把這段斷層的歷史,用黏土重新粘起來?”

      回家后,陳文查史書、參觀博物館,渴望能夠復原古窯陶器。雄心不止于此。除了福安古窯的陶器碎片,他的家里和工作場所中,還有許多零散的陶片。

      “魚缸里、花壇中,都是我從島內各地撿回來的陶片,從中可以窺見海南陶器的發展脈絡和特色。”陳文說,海南各地的工藝和土質不同,陶器各有“性格”。臨高好用建在山坡上的龍窯,燒制時一坡而盡,翻滾的火舌在陶器上留下煙熏紋路。澄邁橋頭慣用階級窯,熱的傳遞有層次和節奏,容易給陶器留下奇特的窯變。而昌江有大量精美典雅的海撈瓷陶片,背后也許隱藏著一段傳奇故事。“觀察這些陶片,我嘗試在自己的作品里,注入海南陶藝的發展符號。”他說。

      如果說陳文對陶片的收藏和觀察只是出于對海南陶器文化的好奇,那么,一個游客的疑問,則真正激起了他將海南文化融入陶藝制作的決心。

      “你制作陶器這么多年,這些陶器能展現海南的文化嗎?”2013年左右,陳文在福山咖啡風情小鎮開設了陶藝館,一位游客看到他的陶器作品后,發出這樣的疑問。

      陳文說,“聽到這個問題,當時的我一下子懵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此后,陳文開始在全省采風,尋找“最海南”的制陶元素。在此過程中,他將目光聚焦在黎族紋飾中,多次到昌江、保亭、瓊中和五指山等地考察。

      黎族紋飾是成熟的圖案藝術,被廣泛運用在織錦中。每到一處,陳文都要帶上筆記本,細心觀察當地特色圖樣,并向當地人了解這些圖樣的歷史和意義。“我最喜歡和當地的老人、小孩聊天,老人是歷史的寶庫,對往事如數家珍,而孩子新奇的眼光能引發人們很多思考。”他的調查常在村莊的古樹下和老宅前進行,一聊就是大半天。

      現在,陳文已經記錄了好幾本采風筆記,上面記錄著蛙紋、船紋、人形紋以及甘工鳥紋等各種圖樣的形態和意義。他將這些圖案重新設計和組合,按照對稱性、結構性的原則形成完整的大型圖樣,并將之運用到水壺、花瓶和茶盞等各類陶器上。“經過設計和融合,陶器成為黎族紋飾的有機載體,黎族紋飾也豐滿了陶器的靈魂。”陳文說。

      特立獨行守藝人

      “其實,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做的東西很怪,認為我是一個比較特立獨行的人。”陳文坦言,自己的想法天馬行空,經常嘗試依據不同文化,來做千奇百怪的陶器。而大多數人,并不能理解這種創作。“我做過一個瑞獸注水器,這個陶器前端有個孔。有些人看了就說,這個尿壺拿回家給小孩子用挺不錯。”

      面對這些評價,陳文感到有些無奈和哭笑不得。后來,他想通了,“作品獲得自我認可就好,別人不理解也無所謂”。

      “這幾年,我陸續收過9個徒弟,他們都嫌這行辛苦,后來全都跑了。”陳文說,現代社會節奏太快,人心也浮躁了,需要慢慢琢磨的陶藝對他們吸引力不大,“但我愿意就這么干下去,做一個特立獨行的守藝人。”

      (原標題:陶藝守藝人陳文:用黎族紋飾豐滿陶器靈魂)

    ?

    相關鏈接:

    重慶智力障礙人士用陶藝迎別樣生活
    瓊臺陶藝交流: 天人合一與生活美的對話
    與火山共生 探訪熊本阿蘇地區陶藝家的藝術世界
    《龍塘陶藝》攝影:王仁好

    ?

    (編輯:王秋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批视频免费40分钟试看天天| 午夜影视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国产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十二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五月激情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麻豆福利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欧美乱强伦xxxxx高潮| 我要看特级毛片| 国内自产一区c区|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免费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网新片免费|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黄色小视频网站|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一级一级18女人毛片| 青青草国产精品| 欧美超强性xxxxx| 无需付费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国产免费色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5卡视频免费|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