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配合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島
省委黨史研究室科研宣教處負責人顏書明認為,解放戰爭時的瓊崖革命根據地建設,前期是圍繞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而展開,后期是圍繞配合渡海解放海南島戰役而展開。
1946年2月,國民黨46軍分4路向白沙解放區大舉“清剿”,瓊崖內戰全面爆發,我軍開展了英勇的反“清剿”斗爭。11月,46軍被調往山東,但瓊崖內戰仍然繼續。瓊崖特委作出了關于建立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
1947年初,特委和瓊崖縱隊領導機關率領警衛營進駐白沙縣紅毛峒,領導根據地的創建工作。4月,我軍掃除白沙境內殘敵,鞏固白沙根據地,并向保亭、樂東發展,解放了五指山周圍地區。5月,瓊崖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關于鞏固和擴大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和建設解放區的軍事、政治、經濟、土改、民運、黨務等項決定。1948年1月,我軍解放保亭縣,6月,又解放了樂東縣。至此,白沙、保亭、樂東3縣全境解放,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勝利建成。“到1948年上半年,瓊崖解放區和游擊區已占全瓊總面積的4/5,人口占全瓊人口的3/5。”顏書明說。
從此,瓊崖縱隊由防御轉向進攻,連續向敵人發動了秋、春、夏季三大軍事攻勢:1948年9月開始的秋季攻勢解放18個墟鎮,攻克據點20余處;1949年3月開始的春季攻勢,解放了新州、昌江、感恩3個縣城和石碌山、廣壩等20座城鎮,攻克據點87處;7月開始的夏季攻勢,連續攻襲樂會、文昌的一系列敵據點。
正當我軍節節勝利之際,各路國民黨潰兵退到海南島,兵力驟增到10余萬人。為此,瓊崖縱隊一方面積極組織反“清剿”,一方面全力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軍渡海作戰的一切準備。1950年3月,我野戰軍兩個加強營與兩個加強團先后分批潛渡海南島成功,4月中旬,十五兵團主力登陸成功,在瓊崖縱隊、根據地軍民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協同作戰,4月23日解放海口,接著揮師追殲逃敵,5月1日全殲殘敵,海南島全部解放。
“事實說明,瓊崖革命根據地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時期,都起了巨大的作用。”顏書明評價說,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瓊崖革命根據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點評
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瓊崖革命根據地注重將軍事斗爭與根據地建設相結合,充分調動貧苦大眾革命的積極性,使群眾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與黨開展的軍事斗爭緊密聯系在一起。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不畏困難,不怕流血犧牲,積極協助人民軍隊開展軍事斗爭,通過軍民密切配合、共同抗敵,為保衛和鞏固瓊崖革命根據地進行軍事斗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開展戰勤服務工作,組織擔架隊、運輸隊運送物資,搶救傷病員的工作中,人民群眾踴躍支前,使瓊崖縱隊在面對強敵時能夠得到必要的后勤支援。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這是瓊崖革命根據地能夠在多次被摧毀后又再次重建的基本經驗。
(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林夏)
?
?
相關鏈接:
瓊崖紅軍第二次反“圍剿”斗爭失利,轉入母瑞山八個多月,最終突破重圍紅軍獨立師成立 瓊崖武裝斗爭進入土地革命全盛時期海口“紅色”小導游講瓊崖抗戰史 聲音稚嫩但鏗鏘有力武警海南邊防總隊組織官兵參觀瓊崖革命武裝斗爭史料展孤島奮戰23年| 內洞山會議為瓊崖革命把舵導航?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