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古村老街
    火山口,“石”代的縮影
    來源: 海口網 作者:唐雄 時間:2017-11-19 09:12:21 星期日

      □ 唐雄

      “馬嶺開屏障,崚嶒出萬山。石田薄云際,丹灶在人寰。白玉飛仙去,金牛何日還。清風巖下樹,空對鳥關關。”明代瓊山進士、海瑞恩師鄭廷鵠400多年前的一首《石山》,將海口火山口地區的環境與人文、民俗與生態,描繪得栩栩如生。古往今來,這片萬年火山爆發帶來的獨特生態地貌和極具特色的火山文化,吸引眾多游客紛紛踏至。

      火山口,是火山文化的縮影。走進雷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大門,猶如進入了玄武巖的石頭世界,兩條從山下向山上延伸的寬敞登山道,鋪著一層大小不等的火山石。那一塊塊褐紅色的玄武時代火山石,布滿了歲月的痕跡。

      上山沿途,只見各種形狀的玄武時期柱狀火山巖,立于路中觀賞帶。兩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涌動的巖漿形成葡萄狀、球狀、瘤狀、管束狀、繩索狀、扭曲狀、珊瑚狀。每塊巖石色彩斑斕,姿態萬千,極像金蟾、石駱、石獅、石猩。幾處熔巖流,完整保留著熔巖停止流動冷卻后的形狀。萬年前那一瞬噴發的火山,導致萬木燒毀,動物泯滅,人類逃亡。如今,綠意盎然,四周栽種的高大的古榕樹和野生重陽樹及花梨、沉香等珍稀植物,給人帶來生機與綠蔭。走在登山道上,毫無燥熱之感,唯有清涼。

      再往上走,便是火山口地區常見的火山民居。民居由四四方方的火山巖堆砌而成,屋頂的灰色瓦片成排壘成一條條排水通道。屋旁,陳列著甘蔗榨汁器、五谷脫殼器、鉤犁、耙、躺柜、石缸、石盆、石臼、石磨、木器等許多火山地區自古以來的生產生活用具。觸摸這些記載人與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脈絡實物,我們不得不欽佩火山口人的智慧。他們巧妙地將火山巖磨平,鑿成生活用品,達到人石合一的境界,著實令人稱奇,嘆為觀止。

      民居上方,立著兩塊詩碑。一塊是海瑞的《游滴水巖》,另一塊便是鄭廷鵠的《石山》。海瑞將火山口的萬千景象,盡收詩中:“露磴盤圩郁萬岑,碧峰飛映翠華臨。鰲飛玉棟浮云爛,鵲隱瓊巖對雪峰。石頂有泉時滴滴,洞門無日晝陰陰。簿書多瑕偏乘興,潦倒尊中有滿簪。”讓人平添無限遐思。

      從清朝道光年間建造的山神廟和罕見的野菠蘿群旁走過,便是萬年前海底咆哮、烈火噴薄而出的火山口。火山爆發口直徑220米,深90米。豁口立著一塊寫著紅色“火山口”大字的火山石。坑內分層生長著茂密蕨類和灌木等植物,坑底景象與海瑞描寫的吻合,極具神秘色彩。

      登至峰頂222.8米的海口最高之巔,不禁想起杜甫“一覽眾山小”之句。俯視海口市區高樓林立的雄姿,遠眺波濤洶涌的瓊州海峽,看青蔥綠意的山麓飄起裊裊炊煙,巍然壯觀。清風拂面,富氧的清新空氣沁入肺腑,心曠神怡。

      火山口,濃縮了一個“石”代。如今,其火山生態與文化的完美融合,又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縮影。

    ?

    ?

    相關鏈接:

    海口火山口大道封閉施工 交警提示過往車輛謹慎繞行
    260多名海口地區退休老年人爬火山口共同歡慶重陽節
    400多名老人爬海口火山口共同歡慶重陽節
    老人重陽游園有優惠 海口火山口、野生動物園有特價票
    火山美鄉情濃 “哩哩美”藝術團海口火山口公園傾情演出
    免費月餅宴受捧 游客感受海口火山口中秋“文藝Show”

    ?

    (編輯:王思暢)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