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日報記者 林曉君
五指山的年俗,繞不開當地獨具特色的黎族風俗及豐富的原生態美食。
在五指山市文化館副館長黃進征印象中,過年最有趣的事,便是“牛灌酒”。這是具有黎族特色的年俗,大年初一上午,主人“請”家里的牛“喝酒”。通過木勺舀取糯米酒灌入牛口,待牛有了醉意,將其放歸山林,自由活動,直到來年開春才去將牛尋回。
“這么做是為了感謝牛在一年中的辛勤付出。”黃進征打趣地說,每頭牛大概能喝兩斤酒呢!
此外,大年三十中午包粽子,也是當地黎族同胞過年的習俗之一。全家人一起將采摘來的粽葉清洗、晾干,準備草寇葉用作捆綁的繩子,精心腌制五腳豬肉、魚肉等作粽餡。當天,長輩教晚輩包粽子,晚輩為長輩打下手,寓意著全家人團團圓圓。
“春節飲食也是非常有當地特色的。”黃進征說,在五指山,有這么一些春節必吃菜,其中包括被當地人稱為“不回家的牛”的五指山野黃牛、“會沖浪的魚”的石鱗魚、“會上樹的雞”的螞蟻雞及野菜鹿舌菜、雷公根等美食。而腌制而成的魚茶和肉茶,也深受當地人喜愛。
據了解,在我省多地都有著大年初一不動刀吃齋菜的習俗,五指山也是如此。不過,當地人在制作齋菜煲時,最大的亮點在于善用野菜。此外,在拜年時,五指山人還有著互敬檳榔、香煙、喝山蘭甜酒和酒席上對唱山歌等習俗。
年俗一瞥
新水洗臉: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首先將自家缸內的水倒掉,再從井里挑來水倒滿水缸,最后用這些水燒熱供全家洗臉,以“新水洗臉”祈求新年辦事順利。
(編輯:王思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