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陵水石貢貝丘遺址:找尋海南古代人類活動軌跡
    來源: 南國都市報 作者:王天宇 時間:2018-05-22 09:14:44 星期二

      陵水石貢貝丘遺址:找尋海南古代人類活動軌跡

      出土的石器器類繁多,加工精良,大多數用于農業生產

      陵水石貢貝丘遺址

      如果不是陵水石貢貝丘遺址的發現和挖掘,如今的人們很難想象,在4000多年前的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南灣半島上有著史前人類生活的軌跡。本期陵水故事,我們帶您走進史前時期的陵水石貢貝丘遺址,以此來找尋海南島上古代人類活動的軌跡。(王天宇 文/圖)

      出土的石刀和石璧為我省首次發現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南灣半島上的陵水石貢貝丘遺址,距陵水縣城約14公里,此處背山面海,自然環境優越,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港灣。近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在知情人士的帶領下,乘坐漁船來到位于新村鎮南灣村委會的陵水石貢貝丘遺址。目前,該遺址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在挖掘現場立有石牌。

      據悉,陵水石貢貝丘遺址的發現得益于文物普查工作的開展,在1985年的一次文物調查中,廣東省博物館的普查人員在南灣半島中發現了該處遺址。隨后,在1992年、2006年,經國家文物部門批準,海南省文博培訓班的學員以及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試掘和挖掘。該遺址沿海邊沙丘呈狹長形分布,面積近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6~1.5米,分為三層,出土遺物十分豐富。文化層內含有大量螺、蚌、貝殼、獸骨和石器、陶器等。

      “在2006年的考古挖掘中發現石器約幾十件,磨制技術較成熟。磨制石器有石錛、石鑿、石斧、石刀和石璧等。石璧是以石制成的裝飾物,為環形。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等。出土陶片的數量也很多,約有上千件。大部分為夾沙陶,以紅褐陶為主,也有少量黃褐、灰褐、褐色和紅衣陶,大部分為泥片貼鑄而成,火候較低。器型不規整,有罐、釜、杯、碗、缽等,大部分為環底器,部分為圈足、高圈足和平底器。”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郝思德介紹道,當時出土的石刀和石璧為我省首次發現。

      省博物館中展出的陵水石貢

      石貢遺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質

      目前,在陵水石貢貝丘遺址出土的部分石錛、石鑿、石壁、石刀等遺物有在省博物館內展出,這些展出的物品根據出土遺物的相關測定,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且出土的石器器類繁多,通體磨光,型制規整,加工精良。其中大多都是用于農業生產等。經推斷,陵水石貢貝丘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貝丘遺址。

      據史料記載:新石器時期,是史前人類文化演進的最后階段。它開始于距今1萬年左右,下限從距今5000年至2000年不等。在這一個時期里,全球的氣溫開始逐漸變暖,人類開始學會選擇鄰近水源的地點聚族而居,慢慢從依賴大自然的資源賞賜過渡到了生產經濟階段。

      與此同時,人類社會開始出現了原始農業,祖先們逐漸學會了建造房屋、發明陶器,而磨制和鉆孔技術的普及,使得各種石質生產工具的制作趨于規范和定型,以適用于不同生產生活的需求。為此,考古學術界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的基本特征是農業、畜牧業的產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紡織的出現。而貝丘遺址作為這一時期的人類遺址代表,對于研究該時期的人類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

      所謂的貝丘遺址是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后剩余拋棄的貝殼為特征,由于海邊的螺、蚌、蠔蜊等海鮮是當時人類日常最主要的食物來源,通俗來講就是史前居住在沿海的人類的生活垃圾堆。當時的人們在海中捕撈、吃剩的螺蚌殼等物就丟在一處,堆積得像小山丘一樣,故名“貝丘遺址”所以,陵水石貢貝丘遺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質。

      目前,海南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遺址,多屬貝丘遺址。這些遺址主要分布在陵水、東方、三亞、儋州、昌江和臨高等沿海市縣。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