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月餅:家鄉的味道承載珍貴的記憶
    來源: 海口日報 作者:龍易強 實習生符雯倩 時間:2018-08-31 09:13:26 星期五

      中秋節將至,市民在挑選月餅。 海口日報記者 龍易強 攝

      中秋未至,月餅先行,海口市的各大超市、賣場甚至烘焙面包的小店里,都開始堆疊展售各種新鮮美味的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吃湯圓一樣,月餅在歷史車輪的裹挾和沉淀中早已具有除了食用以外的情感意義和文化內涵。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千古“吃貨”蘇軾的一首《月餅》道盡了千百年來中秋吃餅所蘊含的甜蜜與憂愁。無論人們如何感慨現代社會的節味越發不如過去來得濃重,但只要輕咬一口家鄉的月餅,塵封在記憶中的珍貴往事便會浮上心頭。

      海南月餅的前世今生

      月餅作為中秋節的必食之品,是國人心中團圓和吉祥的象征。在古代,帝王就有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月餅最初是祭奉月神的貢品,后來因為中秋賞月和品嘗月餅的傳統習俗,慢慢地演變成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中國地域遼闊,造成了風格多樣的區域特點。不同地區的人們,盡管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頗有差異,卻獨獨都對美食用情至深。八大菜系之外,更有月餅派系的爭奇斗艷,瓊式月餅就是其中最具古老做派的一味。

      29日,已有30多年制餅經驗的皇馬假日酒店的老師傅云天雷告訴記者,行業內都有“蘇點南來生瓊月”的說法,相傳瓊式月餅的創始人是明末清初一位高姓蘇州人士,因逃避官司落腳于海南瓊州府,迫于生計用家傳技術開始制作月餅。為了迎合海南本地的風格和口味,經過多次改良和嘗試,將廣式月餅糖漿皮和蘇式月餅的油酥心結合,“酥”“軟”相間,制成瓊式月餅。在海南,現在受眾最多的莫過于廣式月餅以及瓊式月餅。

      傳承創新面臨新挑戰

      在這個發展快速的消費時代,海南月餅的傳承和創新也面臨著新的契機和挑戰。2017年3月,瓊式月餅制作工藝正式成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項蘊含海南本土特色的制餅技藝終于受到了認可。

      月餅制作除了傳承和堅守之外,更多的是突破和創新。現代人生活方式和審美水平的改變也讓海南月餅亟需點燃更加熱烈的創新之焰,除了制作技藝上的別出心裁,更多本地文化和精神的融入也成為點燃海南月餅活力的創新之焰。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