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8-12/25/54e1adfe90911d8bd22f56.jpg)
江邊鄉山欄節白查村活動現場。
同過山欄節 日期不一樣
黎村的“奧雅”是村里公認的威望最高的人士,村里婚喪嫁娶等大事,無不經過他的祈福或安排,而他們最重要的一個權威,是決定每年過山欄節的日子。因為山欄節是江邊美孚黎族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他們的“大年”。
“春節,不是我們的節日,山欄節才是!”俄查村的“奧雅”符山呼今年68歲,原是此地的教師,已經退休。他話不多,言談間總是露出溫和的笑臉。他告訴記者,山欄節每年的日子是不一定的,但一定是選在山欄稻收割完畢入谷倉之后,通常是在每年的12月份。
他從自家墻上取下一本厚厚的日歷本,翻到2018年12月8日這一天,他告訴記者,12月8日這一天,是俄查村開始過山欄節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開始殺豬,相當于“年三十”,第二天、第三天,家家戶戶開始盡情歡慶節日,品公式酒,享美食。過去山欄節會持續四五天,甚至一個星期,現在就過三天。
江邊鄉有15個美孚方言黎村過山欄節,另外兩個哈方言黎村和三個苗村不過節。他說,即使同過山欄節,15個美孚黎村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俄查村、那文村、白查村、國界村、田頭村、干溝村、南龍村,這七個村日子一樣。別的村,過節的日子在我們后面。”符山呼說,另外8個村——江邊村、布溫村、江邊營村、新明村、老村、沖俄村、土眉黎村、赤好村,過山欄節的日子不一樣。
為什么會有這種區別呢?他說,他們7個村與另外8個村的區別主要是口音,生活習俗和服飾都沒有什么兩樣。“嫁過來的姑娘,口音就會變成我們的,嫁過去的姑娘,口音就會隨對方的。”
說到口音的具體不同,符山呼舉了兩個例子。“比如,吃飯,我們叫lao ta,他們叫le ta;去,我們叫hei,他們叫he。”雖然彼此的方言有很多不同之處,但他們都能根據口音,分辨出來彼此,也能聽得懂對方的意思。
老村有312戶643人,村里的“奧雅”符合英,68歲,眉宇間自有一股威嚴。村里的文書符忠良告訴記者,鄉政府本想讓各村莊一起過節熱鬧,但符合英說:“不行,我們的年沒到!”雖然老村已基本不種山欄稻了,但符合英還會根據山欄稻成熟收割的時間推算山欄節的日子。“現在,我們的山欄稻還在地里呢,還沒收完。”他說。
老村等村過山欄節的日子,大致要在12月底或1月初。對于這過節的日子,“奧雅”是相當看重的,會慎重選擇,似乎怕選不好,會影響下一年的豐收和平安。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