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溪北書院:
講不完的學 讀不完的書
海南科舉教育,始于兩宋,盛于明清。是時,州有府學,縣有縣學,鄉有社學,島上書院為數不少,但大多先后毀廢,有幸存留至今的寥寥幾間。其中,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影響之深遠者,除了瓊山府城的瓊臺書院,就要數文昌鋪前的溪北書院了。
史料記載,溪北書院是海南清末著名書院之一。從書院建成至宣統三年,曾聘任不少學者在此講學,培養了大批人才,辛亥革命后一直作為學校,現為文昌文北中學所用。
晚清著名書院之一
在鋪前,當地人大都知道溪北書院的位置,有人還能給你講上一段書院的歷史。溪北書院由清末鋪前籍著名書法家潘存發起籌資建造,并獲得了雷瓊兵備道朱采和兩廣總督張之洞的支持。
潘存出生于文昌鋪前港頭村,幼時人稱“神童”,后入仕為官,進京數載,直到晚年思鄉情切,方歸故里。他熱心教育事業,先到府城蘇泉書院任教4年,后又到文城蔚文書院任教4年。他數讀《南溟奇甸賦》,敬佩丘濬人品學識,原想修建“奇甸書院”以延續瓊人重教重學的風氣,無奈幾番努力無果,后在張之洞、朱采等人的支持下,才修得溪北書院。
溪北書院為何能獲得張之洞、朱采這兩位近代風云人物的資助?當時,兩廣總督張之洞負責東南沿海防御,委命雷瓊兵備道朱采督建秀英炮臺時,潘存為雷瓊兩郡團練,鋪前也屬重要防御港口之一。他們三人因此往來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潘存發起建造溪北書院。100多年過去了,該書院是我省現存最完整的具有清代風格的硬山門式建筑。
溪北書院是海南晚清著名書院之一。
溪北書院故址現位于文昌鋪前鎮文北中學內,坐北向南,建筑古樸,氣勢莊嚴。走近院內,一塊書寫著“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默默守護著歷經滄桑的古建筑,門頂懸掛清末書法家楊守敬所題的“溪北書院”匾額,大門兩側刻掛短聯“維持風俗”和“教育人才”,據說為潘存撰聯和書寫,對聯言簡意賅,闡述了書院的創辦宗旨。
走進前庭,院落寬廣,視野開闊,綠瓦紅墻,古色古香。庭院前方,有一月形水塘,古稱“泮池”,水面波光粼粼。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