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異域與本土椰雕主題、手法各異
小小椰雕藏匠心
清中期暗八仙椰雕圍棋罐。
在椰樹遍地的海南島,椰殼是隨手可得的工藝原料。一個普通的椰殼,經過匠人的巧手加工變成椰雕制品之后,便作為藝術品得以延續生命。
海南椰雕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椰雕雛型的出現,可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明清兩代,椰雕技藝達到鼎盛,椰雕被視為珍品進貢朝廷,有“天南貢品”之譽。與此同時,椰雕也在全世界刮起“流行風”,在南洋群島和歐洲各國暢銷開來,融入不同文化元素,上演別樣異域風情。
椰雕這個被忽視的小眾收藏品,背后隱藏哪些信仰與文化?且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椰雕的省級傳承人、椰雕收藏家吳名駒來講一講。
小天地容納大世界
在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有一個名為“海南椰雕”的雕刻藝術工作室,別看門臉不大,里面的椰雕寶貝卻不少。吳名駒是這間工作室的主人,這里除了他的個人精品創作,還有不少歷經百年滄桑和歷史浮沉的椰雕老物件。
1831年法國椰雕火藥罐。
這兩年,櫥柜里來自不同國家的老椰雕漸漸多了起來,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從清中期到民國,從歐洲的18世紀到20世紀,每一件椰雕身上打著不同的文化烙印,訴說著別樣的歷史傳奇。
“椰殼密度高,不怕水,也不怕蟲蛀,且質地細膩,不需要特殊的存儲環境,所以我們看到的這些有上百年歷史的老椰雕物件,與當代椰雕在外形上并沒什么兩樣。”吳名駒拿出一件件藏品,饒有趣味地解釋道。
“這件來自歐洲的古董拍賣會,這件來自澳洲的一位椰雕藏家,這是長期居住在法國的朋友從他搞收藏的朋友那里幫忙‘淘’來的……”吳名駒如數家珍,從他講述的收藏經歷,可見收藏之路艱辛。椰雕收藏本就小眾,要收到精品更是難上加難。
收藏到椰雕老物件不容易,研究起來更不是易事。網絡上很少有對世界椰雕技藝的資料可查,吳名駒只能結合不同國家的其他藝術形式,比如繪畫、雕塑等,來尋找椰雕老物件上那些神秘藝術元素背后的文化信仰。
椰雕背后的不同文化信仰
在吳名駒眾多的椰雕收藏品中,歐洲風格、東南亞風格和古代中國風格的椰雕藏品占據了主流。從歐洲的椰雕火藥罐,到東南亞的鏤空椰雕熏香爐罩,再到中國古代椰雕的文房四寶,不同的椰雕技藝,不同的表現內容和功用,講述了椰雕背后的不同文化信仰。
“以往只知道海南和東南亞盛產椰子,所以椰雕藏品種類多且技藝精湛并不稀奇,如今發現歐洲也有椰雕,且不少藏品的椰雕技藝非凡,有些出乎意料。”吳名駒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今年2月份,他請朋友幫忙從法國的古董拍賣會收了兩件歐洲18、19世紀的椰雕作品,濃郁的歐洲文化元素和精湛的雕刻手法,著實讓他驚喜。
法國拿破侖時期椰雕火藥罐。
他拿起一件類似于葫蘆狀的火藥罐,上面雕刻著19世紀初法國人民送別拿破侖軍隊的場景。罐身上半部分,是一只象征著力量、勇猛和勝利的展開翅膀的雄鷹,罐身下半部分則描述了人們送別拿破侖軍隊出征的場景,畫面中每一位戰士的表情不盡相同,刻畫得惟妙惟肖,各種歐式軍械刀具細致展現,整個椰雕作品充滿著拿破侖時代的英雄氣質。
而另一件類似于手榴彈形狀的椰雕火藥罐上則鐫刻著愛神丘比特手握弓箭,和平鴿在空中飛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愛情與和平的向往。
“在歐洲椰雕中,歷史戰爭題材成為主要表現內容。”吳名駒告訴記者,他前后收藏了三件椰雕火藥罐,雕刻主題都是戰爭。
“歐洲并不盛產椰子,而從這三件椰雕火藥罐來看,椰殼材質堅硬,身量較小,且毛棕較淺,因此原料很有可能是來自于印度洋附近的椰子,但雕刻手法又不是當地風格。”吳名駒說到,“19世紀初,正處于歐洲在印度洋附近的殖民擴張時期,有可能是軍隊中的能工巧匠者,就地取材雕刻成能佩戴在身上的火藥罐。”
“相比中國傳統椰雕技藝,歐洲椰雕也呈現不同的特點。它們以寫實手法為主,采取高浮雕的雕刻手法,留白少,畫面密集緊湊。”吳名駒對比解釋道,在同一時期,中國的傳統椰雕主題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相比寫實,東方雕刻藝術更注重意境和典雅氣質,淺浮雕,大片留白,注重個人志趣的表達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在中國的椰雕作品中,會出現較多的暗八仙、詩詞、山水人物等文化元素。
與歐洲注重現實題材不同, 東南亞風格的椰雕作品則充滿了濃濃的宗教色彩。吳名駒為記者展示了一件東南亞風格的鏤空椰雕熏香罩。香罩上神靈神物的細致雕刻,人們的宗教舞蹈畫面,成為表現的主要畫面。熏香是東南亞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東南亞的椰雕也主要以生活祈禱所用。
19世紀末東南亞椰雕茶葉罐。
為椰雕技藝提供展示平臺
除了國外椰雕藏品,吳名駒也十分重視收藏流傳到海外的中國傳統椰雕藝術品。
“從清朝時期到現在,從國內到海外再回到國內,中國的椰雕作品歷經歲月的滄桑和多地流轉,卻還能如此搶眼亮麗。”吳名駒這些年來收集了不少海外回流的椰雕作品,也見識了海南椰雕工藝的精湛。
去年11月底,吳名駒托朋友從國外回購了一對椰雕圍棋盒。該圍棋盒采用浮雕雕刻手法,盒身和盒蓋上鐫刻著團壽圖紋,留白處采用的是布紋圖樣,吳名駒判斷,這是一件為民間所用的圍棋盒。
吳名駒介紹,經過他的考證,這種圍棋盒起源于海口羊山地區民間嫁娶必備的檳榔盒。檳榔盒里面通常會盛放檳榔、五谷和錢幣,象征著大吉大利、五谷豐登和日子的紅紅火火。檳榔盒后來流傳到中原地區,則被達官貴人們用來作為圍棋盒使用。
“國外的很多椰雕精品都是從中國流傳出去的。”吳名駒自豪于中國傳統椰雕制品的繁多種類。據他介紹,從古到今,椰雕制品經過不斷地衍生開發,已經發展到了將近400種,涉及種類五花八門,常見的有酒具、餐具、茶杯以及家具裝飾等。
在吳名駒收藏的中國傳統椰雕作品中,還有法國回購的鍍錫椰雕咖啡杯、鑲玉茶壺、酒杯、酒壺、香爐、燈具等,琳瑯滿目,種類繁多。
相比椰雕技藝,吳名駒認為,自己對椰雕收藏品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在他心中,還有不少關于中西椰雕文化的疑團,比如他收藏的歐洲椰雕藏品雖然在表現內容上明顯不同于中國傳統椰雕,但在雕刻的刀法和對“打磨”工藝的刻意回避上,兩者卻有著相似之處。難道歐洲的椰雕藏品也是出自中國工匠之手嗎?
“藝術不能閉門造車,要汲取世界的藝術精華,而我搞收藏并不是自己把玩欣賞,是為了收集全世界的椰雕精品,讓人們了解和欣賞這門傳統藝術。”吳名駒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對于椰雕收藏,他還有一個樸素的愿望,就是在作為海南“文化名片”的騎樓老街創辦一個長期固定的椰雕陳列展示館,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領略到精湛的椰雕工藝,也為海南椰雕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
(本版照片均由被訪者提供)
?
?
相關鏈接:
“椰雕非遺展”遇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 頂級椰雕精彩亮相海南椰雕傳承工作站投入使用 搭建椰雕技藝保護平臺民間椰雕工藝師朱凡:椰殼之間有榫卯黎錦、椰雕、炭畫…… 海南民俗文化魅力綻放休博會海南椰雕:刻在椰殼上的海南文化 ?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