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劇《下南洋》劇照
B
“幫傳帶” 瓊劇人才培養(yǎng)更專業(yè)
《冼夫人》的主創(chuàng)團隊名單中,張昌義、李碩征的名字赫然在列。這兩位省瓊劇院的青年演員不僅在劇中扮演角色,也是該劇的副導演。
瓊劇作為傳統地方戲,也是海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之一。老戲要有新人傳,近年來,各院團與學校十分注重培養(yǎng)傳承群體。正在逐步成長起來的青年演員隊伍為瓊劇的發(fā)展帶來了源源動力。
為了打破“地方戲行當斷層”等困局,這兩年省瓊劇院通過“請進來”“送出去”培養(yǎng)了各類瓊劇人才。青年演員張昌義、李碩征分別被派往上海戲劇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進修。
“人才是藝術院團發(fā)展的重中之重,是我們工作的落腳點。只有人才隊伍壯大起來,才能出好戲、出精品。”省瓊劇院院長許振程表示。
林川媚在收獲梅花獎后,特別感謝恩師王英蓉等前輩對她的輔導與提攜。
在培育新人方面,除了有師徒結對的“幫傳帶”,省藝校等專業(yè)院校也在將瓊劇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推向更加專業(yè)化的道路。2015年,該校推出瓊劇“3+4”本科招生,即學生在省藝校就讀3年后升入海南師范大學本科學習4年。學校還與中國戲曲學院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成為“中國戲曲學院教學實踐基地”“中國戲曲學院戲曲進校園師資培訓基地”。
瓊劇《張文秀》劇照
C
精雕細琢 以精品意識打磨作品
獲獎不是目標,但每創(chuàng)排一部新劇就要用精品的標準來嚴格要求。
《冼夫人》中的武戲是全劇的一大亮點,在角逐梅花獎前,導演石玉昆特意增加了武戲比重,舞臺現場的武戲令觀眾眼前一亮。
從《海瑞》《冼夫人》中人們不難發(fā)現,演員出挑的表演自不必說,舞美設計、道具、聲光電的運用也呈現出現代舞臺藝術作品應有的模樣。《海瑞》舞臺布景化繁為簡,寫意裝飾更具當代藝術感;《冼夫人》一劇中硬景出彩,金色戰(zhàn)車等大型道具的使用也為劇情添彩。導演還在傳統戲曲舞臺上運用了吊威亞等更具視覺沖擊力的技術,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又一個舞臺亮點。
瓊劇《海瑞》劇照。 記者 陳德雄 攝
2019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省級評選公示已經結束,由定安縣瓊劇團創(chuàng)排的現代瓊劇《祖宗海》作為我省基層院團唯一代表作品被報送至2019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這也是定安縣瓊劇團連續(xù)4年被推薦赴京演出。
“我們團的目標是傳承好經典劇目、與時俱進創(chuàng)作精品劇目來培養(yǎng)瓊劇人才和培育瓊劇觀眾。所以,這兩年來我們都以身邊模范人物和本地歷史人文故事創(chuàng)作作品。作品的創(chuàng)作定位是:既要接地氣,又要傳得開,既要讓專家認可,又能讓觀眾接受,每個作品從初稿開始不斷精益求精,以精品意識打磨作品。”定安縣瓊劇團團長黃茂安說。
相關鏈接:
海口舉辦瓊劇表演藝術培訓匯報演出
五一勞動節(jié)前夕獻文化大禮 “送瓊劇下鄉(xiāng)”走進海口瓊山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