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料中尋找逝去的旋律
2017年,《革命現代戲瓊劇唱腔選》專輯制作進入籌備階段。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至今,瓊劇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唱腔結構、板式變化、演唱技巧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部分曲目現在已經鮮少演奏,重現革命現代戲瓊劇劇目頗有難度。
這張專輯制作的第一個難題是作曲難,革命現代戲瓊劇劇目的曲調特色明顯,與現在的瓊劇曲調差別很大。但是,幸好吳梅有收藏瓊劇歷史資料的習慣。他在家中珍藏了一批從上世紀50年代至本世紀初創作的瓊劇相關資料,包括瓊劇劇本、曲譜手稿、藝術文史類書籍、報刊、剪報、老照片、海報、圖片、磁帶和光盤等資料。為了籌備制作《革命現代戲瓊劇唱腔選》,吳梅常常沉浸在書海中,在史料中尋找逝去的旋律。
“這兩年吳梅老師的身體不太好,有時還要借助輪椅才能活動。”黃慶萍說,在專輯籌備過程中,為了盡早完成作曲工作,吳梅常常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坐在書桌前查閱史料,一坐就是一整天。
專輯制作的第二個難題是演唱難。革命現代戲瓊劇劇目的唱腔高亢、昂揚,對演員的精氣神要求很高。對于青壯年瓊劇演員而言,要唱好這些劇目都是件難事,更不用說黃慶萍和陳振安這兩位年過七旬的瓊劇藝術家了。
“我們每錄完一遍曲目,就請戲迷朋友提出修改意見。”陳振安說,他和黃慶萍會根據戲迷的意見再重新錄制,一點點對作品進行打磨,“直到戲迷們豎起大拇指稱贊‘就是這個味’時,我們才松了一口氣。”
專輯制作最后一個“攔路虎”是經費。陳振安等三人自掏腰包,拿出多年積蓄投入到專輯制作之中。此外,專輯的籌備也獲得了多方關注和支持,錄音棚和劇院以成本價為他們提供場地。??谑蟹沁z中心和??谑腥罕娝囆g館為他們提供了部分經費和發行指導。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革命現代戲瓊劇唱腔選》于今年正式面世,成為三位瓊劇藝術家為祖國生日獻禮的作品。
“這張專輯不僅展現了經典瓊劇劇目,具有藝術審美性,還記錄了瓊劇曲調、唱腔發展的歷史,極具歷史價值?!痹谠S多業內人士看來,這張專輯在唱腔中不僅保留了傳統韻味,還巧妙融合了京劇、豫劇等其他戲劇的藝術特色,在原有唱腔上加以創新融合,讓作品的演繹更富有張力和感染力。
1980年,陳振安、黃慶萍(左)在瓊劇舞臺上飾演梁山伯、祝英臺。
吳梅說,影音資料是梳理、學習、研究瓊劇的重要資料,也是記錄瓊劇唱腔、曲韻變化的載體,希望關注瓊劇藝術的各界人士能從這張專輯中獲得啟發,共同推動瓊劇的傳承發展。
(編輯: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