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府城深處百年駱氏大宅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張期望 時間:2020-05-18 09:20:05 星期一

    石碑記載著古宅來歷。龍泉 攝

    赴緬作戰子孫名垂抗日史

    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駱家大院穿越了時代的滄桑,一磚一瓦,也見證了駱氏一代又一代的悲歡離合。在駱家眾多的子孫中,生于1915年的駱書猷是這座古宅中最令其后輩敬仰的人物之一。

    “他和我父親是親兄弟,我們伯侄在這棟古宅里一起住了48年。”駱文稱,駱書猷的父親名駱詩教,母親吳氏。駱書猷7歲時父親去世,由母含辛茹苦撫養長大,讀過私塾,做過苦力工,幫助母親維持生計。20歲左右結婚,并育有一子。

    1937年,駱書猷告別母親和妻兒,成為黃埔軍校十五期學生,194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后分至陸軍第5軍新編22師65團。1942年2月16日,中國政府應英軍的請求,派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1942年2月25日,約10萬人組成的中國遠征軍開始進入緬甸。當時遠征軍中有不少海南籍官兵,時年27歲的駱書猷就是其中一員。

    1942年3月,駱書猷跟隨遠征軍大部隊進入緬甸野人山。在野人山的戰斗中,駱書猷先后參加大小戰斗200余次,三次負傷比較嚴重,第一次是面部的頭蓋骨中間,被手榴彈爆炸的彈片嵌入,鮮血淋漓;第二次是腹部被子彈擊中;第三次是右腿被子彈穿破,傷勢嚴重,危在旦夕之際,被盟軍飛機空運到野戰醫院搶救,才保住了性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駱書猷回到祖國的懷抱,隨部隊被空運到南京參加日軍受降儀式。1948年秋駱書猷在東北遼西地區隨部隊投誠,后被編入東北軍區解放第四團學習。

    1950年學習期滿后,得知母親去世,駱書猷經批準轉業回鄉謀生。1952年后,他先在海口服務公司當裁縫,后任商業會計等工作。1998年,駱書猷先生帶著體內幾塊彈片和一枚子彈頭,在駱氏老宅里走完了他83年艱辛又光彩的人生。



    (編輯:陳德文)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