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口高山林氏子孫之昌,豈因功名?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陳耿 時間:2020-06-08 09:58:07 星期一

    1988年重修的《瓊州林氏族譜》。

    編者按

    與海口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

    融為一體的美蘭區高山村,

    是個有著悠久耕讀傳家歷史的文化古村,

    自宋代立村以來,

    歷朝皆有英才誕生,

    不論身居廟堂之高,

    還是身處江湖之遠,

    高山村的精英,

    高山人的家國情懷,

    都留下了可圈可點、可歌可泣的人文印跡。

    自貿港時代的海南島,

    既需要國際視野,

    也需要本土的人文發掘,

    更需要內在的文化自信。

    地處江東新區的高山村,

    是海口有待擦亮的文化名片,

    也有望成為探路海南旅文產業的文化樣板。

    俯瞰桂林洋高山村。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高山村北距瓊州海峽約一公里,江東大道就從村后穿越而過,村子前方即南面,是一大片田洋,也就是狹義上的“桂林洋”。村前有個大湖,過去是高山人養魚、養鴨和養鵝的地方,現在修起了環湖棧道和涼亭,建起了“村史鄉愁館”,豎起了“九牧重光”的新式牌坊,在木架上鑲嵌玻璃,玻璃上有磨砂效果的人物畫像,展示宋元年間從高山村走出去的9位林姓進士——林勉、林良才、林發藻、林雷震、林文華、林子健、林一龍、林云龍、林統龍。然而,高山林氏的科舉人物何止9人?隨著譜牒資料的不斷重見天日,再與正史、方志相互印證,高山的歷史名人再度被發現、被認識。

    “九牧”源自福建林氏,因唐代一門兄弟九人都官至州牧而得此美稱。唐末,九牧之一的林葦后人林裕渡瓊任瓊山知縣,后來升任瓊州同知,唐亡后定居府城西關,后代逐漸朝南渡江東岸遷徙,最遠的去到了文昌。進入宋代,林裕五位曾孫中排行老五的林思勸隨兒子林吉寧,從瓊山塔市的順村遷居高山村,此后瓜瓞綿綿,成為林裕五支后裔中人丁最旺的一支。水滿自溢,以高山為出發點,林氏族人后來又遷往島內70多個村莊。

    高山村修舊如舊的傳統民居。

    架橋鋪路 老來得子

    林子健卸任生“五龍”

    “裕公十世而生勉,勉生良才,才生發藻,藻生雷震,俱登進士,授迪功郎。”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林裕十七世孫林世興在《林氏族譜》寫到,“震生夢麒,元朝中湖廣鄉試……授瓊之萬安儒學,未任而卒。”林世興是林雷震的曾孫,后來改名為林輯,洪武戊辰年即1388年,與侄兒林亹同時登進士榜,進入國子監,后來官至柳州知府,這些是后話。

    林如勉、林良才、林發藻、林雷震祖孫四人,都登進士第,一時間傳為佳話。

    林雷震和林文華、林子健是堂兄弟,而林一龍、林云龍、林統龍則都是林子健的兒子。

    據族譜記載,林子健登進士后,當過福州府同知,升任“知政”,主持過一府的政務,但他一直沒有子嗣。致使還鄉后,“同唐、鐘二郡夫人告天,修造橋、路五條,隨生五男,曰一龍、云龍、藩龍、統龍、率龍,時有‘五龍’之稱。”

    “郡夫人”是元朝廷對正二品、從二品官員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贈。族譜稱林子健是南宋理宗寶祐年間(1253—1258年)考中進士,由此可以推斷,1279年南宋滅亡后,林子健及其堂兄弟雖是宋朝的進士,當的應該是元朝的官。

    元代初期,海南有“瓊人不仕元”的說法,且普遍不參加元朝的科舉考試,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林子健父子的功名、履歷只見于族譜,而未見于地方志書了,包括現存最早的郡志——明代正德《瓊臺志》。

    林子健的長子林一龍當過興化參議,次子林云龍被授予翰林院學士、編修,高山村的“村史鄉愁館”里還展出了一塊清代道光十七年合族為林云龍重立的墓碑,四子林統龍曾任貴州安順知州,五子林率龍雖無功名的記載,卻也當了清遠巡司。

    及至明代,高山林氏子弟考中進士、舉人者愈發眾多,各類貢生更是不勝枚舉,遺憾的是志書和家譜中他們的傳略不詳或空白,難以了解他們的人生際遇和宦海浮沉。

    沒有人記得地處平原沃野的高山村何時得名、因何得名,不過村老稱高山原名為“孤山”,立村之初是一座小山丘,瓊州海峽的船只經過時,高山村是唯一能看到的陸地高點,曾經當過“地標”。也有人解釋說,由于林氏族人中誕生了太多科舉才俊,簡直可以讓“高山仰止”,因此順理成章就改了名。海南文史專家蒙樂生也認為,高山村取意“高山仰止”的說法比較站得住腳。

    高山村前樹立的新式牌坊。

    淡泊名利 熱心公益

    “僧無我”修七橋八塔

    “僧無我,俗姓林,名龍,元時瓊山小林人。自少出家,穎悟禪機,苦心修行。抄提資幣,不入私帑。建雷順塔、那廉橋。后之廣州光孝寺坐化。”唐胄主持纂修的《瓊臺志》雖然比較“排斥”瓊人參加元朝科考和擔任蒙元官職的內容,但對公益性的人物和事件,基本都會錄入,哪怕是佛門和道家的人事。

    “僧無我,俗姓林,名龍,桂林人。自少辭親出家,穎慧過人,妙悟禪理,苦心修行,建立七橋八塔,今雷順塔、那廉橋遺跡尚存。后之廣州光孝寺坐化。”民國《瓊山縣志》對林家這位出家人的記述稍加充實,從中也可以看出元明兩代,包括今高山村在內的“桂林洋”地名的變化。

    然而,查考林氏族譜資料,可知那位叫“無我”的元代和尚是林子健的三子,全名“林藩龍”,《瓊臺志》和《瓊山縣志》對其俗名的記載都有出入。“藩龍煉丹成仙,造石山邁丙塔、雷順塔、那廉橋、八門橋、堯城橋,以便往來拜祭祖墓,立碑為記,然后赴廣東光孝寺坐化。”

    據海南中學歷史教師陳多余(桂林洋振家村人,已故)查考,林藩龍(無我)建造的七橋八塔,其中雷順塔、波蔡橋、白沙橋和堿浪橋都在桂林洋境內,經歷了明代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的瓊北大地震后,仍完好無損;雷順塔是在日軍侵瓊時被拆,另外三座橋今已廢。

    林藩龍的二哥林云龍死后就葬在石山邁丙嶺。但不知他建邁丙塔是在其兄生前還是身后。

    林裕的三十四世孫、高山村年過六旬的村民林書奮告訴記者,目前高山村的林氏宗親約1000人,基本上都是林云龍的后人,按“克、紹、詩、書、志、芳、聲、貽、祿、位”的派序,已經走到三十八世的“貽”字輩;而從高山遷移出去繁衍生息的現有人口,保守估算已超過十萬之眾。

    唐代詩文大家韓愈的《猗蘭操》中,有“君子之守,子孫之昌”之句。由于方志和族譜資料的遺失和不全,很多高山歷史人物的事跡無法悉數知曉,但從高山林氏子弟的昌盛,似乎可以窺見其祖德。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報記者陳耿攝



    (編輯:陳德文)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美女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freexxxx性女hd性中国| 欧美aaaaaa级爽激情会所| 国产在播放一区|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好男人好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第44页|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日韩生活片| 午夜伦理宅宅235| 麻豆国产AV丝袜白领传媒|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古典|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一级成人黄色片|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91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闺蜜|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