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20-07/06/a9339c8e-5dfa-4a45-b8d3-7c145deb25da.jpg)
戶外墻壁上的一幅灰塑作品。
傳統技藝總是在時光荏苒中凝聚匠心巧思,時間積淀下的人文瑰寶在今時今日依舊能夠反映人們心中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幾十年來,來自文昌東閣鎮的灰塑藝人許達聯用他手中的大小灰刀在墻面上向世人展示灰塑藝術之美,也在時代的幕布下,“揮舞”出他對傳統技藝傳承保護的初心和渴望。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隍T樓老街見到了許達聯,他正帶領團隊為一間以海南民俗為主題的博物館酒店做灰塑設計和創作。矍鑠的目光、洪亮的聲音,還有那雙為灰塑技藝忙碌半生的手,都在展示著這位古稀之年的老手藝人對古老技藝傳承的決心。
置身在現代都市中的歷史文化老街,他希望他的灰塑技藝,可以如這老街一般,靜靜守望繁華都市的發展,承載這一方水土的記憶。
![](http://img.hkwb.net/content/2020-07/06/d10f2e06-3e15-4ccf-93b7-00885a98cd02.jpg)
寓意平安富貴的灰塑作品。
出身灰塑世家
1966年,還在上中學的許達聯因為母親患病,家里又有弟弟妹妹需要養活,身為老大的他主動扛起了家中大梁?!爱敃r,我急切地想要學一門手藝來養家,我舅舅是當地頗有名氣的‘灰工’,許多人都慕名來拜師,所以我也決定跟著他學灰塑?!痹S達聯說。
灰塑,是我國傳統建筑中常用到的一種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裝飾手藝,多見于福建、廣東等地。在海南的許多歷史建筑中,都可以看到灰塑技藝。灰塑藝人們會將石灰、紙、稻草等調配成類似水泥一樣粘稠的原料,通過灰刀將其砌抹在墻面上,進而雕琢形成立體裝飾,然后再進行上色等步驟。同古建筑中常見的木雕等技藝一樣,灰塑的裝飾內容多寓意美好的期望與祝福,例如年年有余、三星拱照、麒麟獻瑞等主題。
事實上,許達聯的家族里不僅是舅舅林鴻鶴做灰塑,他的曾祖父許書保、祖父許聲全及父親許文缽都是灰塑師父。剛開始跟隨舅舅學習灰塑技藝時,許達聯都是從“小景”開始,例如龍、草等小造型。造型雖小,但許達聯一心向學,潛心鉆研,進步很快,從1970年開始,他開始帶隊做工,而他的灰塑技藝開始真正大顯身手,還要從一場臺風說起。
1972年,一場大臺風“襲擊”了文昌,許達聯家周邊幾個村子的民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許多人家都要開始修補甚至重建房屋。大家都開始找許達聯這樣的灰塑藝人來做房屋裝飾。不僅工程量大,要做的裝飾規模也大,許達聯說,這一場工程不僅讓他進一步打好了灰塑技藝的基礎,也讓自己跟著許多前輩“見了世面”。
自此之后,許達聯便在灰塑道路上堅持下來,以團隊形式開始在鄉下做活。
![](http://img.hkwb.net/content/2020-07/06/9c13e4af-fe70-4f10-8192-6cd537d0c92c.jpg)
許達聯正在制作灰塑作品。
創意匠心贏得好口碑
早些年,許達聯在鄉親們口中就已小有名氣,他謙虛地說,是因為自己“不摳料”“不摳工”。樸實無華的回應卻最能道出一位匠人的堅守。
灰塑技藝的“料”和“工”正是這項手藝的難點,也是其精髓所在?;宜芩嚾嗽诮o墻面做裝飾時,并不是在墻上挖出凹槽進而填充材料進行固定再雕刻的,而是從里、中、外三層,一層層加固,進而雕刻。形象說來,就是將類似于石膏一樣的雕塑“粘貼”在了墻上。所以,如果墻上裝飾的分量重了,而里層又不穩,這就極易導致雕塑從墻上脫落。
海南灰塑的材料常用珊瑚礁與蚌殼等燒制的白石灰,均為有機物,可以防止酸性腐蝕,但白石灰在硬化過程中易出現裂縫,因此必須要加入紙、漿、稻草等纖維質材料增加抗拉程度與防蝕性。這些年來經過反復的調比和配方的改良,許達聯團隊“和”出的料粘性強,即便是在外層做繁復雕飾,也足以支撐。
從里層到中層再到外層,如何一層層上料也極為考究,每做好一層,都要為外面的這一層留出位置。
“做灰塑,心一定要‘忍’?!痹S達聯所說的“忍”,是一種靜下心來的堅韌與耐心?!白隼哿?,寧肯休息,也不要強撐著、湊合著做。你如果感冒了,你做出來的作品也會‘感冒’?!痹谶@位老手藝人看來,灰塑工人手下的作品是有“生命”的,飽含著創作者的心血。
慢工出細活,這些年來,許達聯和工友們做過的裝飾工程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也為他贏來好口碑。
除了“料”和“工”,多年來,許達聯還在顏料上加以研究。過去,灰塑匠人們多用“土”顏料,不僅色彩持久度欠缺,顏色種類也少。許達聯在自己的創作中引入了礦物顏料,金色、銀色……更加繽紛的色彩被運用到如今的作品中來。
![](http://img.hkwb.net/content/2020-07/06/72f9463a-d565-4131-b35e-f08e8ca77310.jpg)
已經完成制作環節的灰塑。
期盼更多年輕人加入
轉眼間,許達聯和他的團隊來到??谧鲵T樓老街的項目已有數月。對于這個項目,許達聯傾注了很多心血。
“我是有些私心的?!边@位老藝人誠懇地說道。一直以來,灰塑技藝的主要市場都是在鄉下,祖宅、祠堂、民居等建筑都在運用灰塑裝飾。1972年的那場臺風后,許達聯接手的人生中第一個大項目就是為當時的文昌孔廟做灰塑??墒?,隨著時代的發展,鄉下市場對于灰塑的需求也在變少。
怎么樣才能讓更多人認識灰塑,進而傳承保護好這門手藝?
當騎樓老街上的項目負責人找到許達聯時,他眼前一亮:“讓我們的灰塑通過這些迎合現代市場、年輕群體的項目,走出鄉野,走進城市,出現在像騎樓老街這樣的地方,讓更多游客看到灰塑裝飾的美。”
所以,對于這個項目,許達聯和團隊格外用心,他們按照要求,同時也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繪制了許多精細的設計圖,小細節也反復推敲,一筆一畫間都流露著熱愛與期盼。走進施工現場,一眼望去,灰塑裝飾成為這棟3層民宿的主要裝飾。
房檐屋角,許達聯設計的“卷草”造型別致,每個卷草中都藏了一只美好寓意的“獸”?!白鼍聿輹r是不能斷的,所以這很考驗我們師傅的功力?!痹S達聯介紹,在團隊里,打底、做線腳、勾線、上色,每個人術業有專攻。
在一幅命名為“子孫滿堂”的灰塑裝飾畫中,松鼠栩栩如生,圍繞著果實和枝蔓“跳躍”“攀爬”,呼應著老宅子的雕花窗,盡顯歷史韻味。
許達聯告訴記者,現在團隊里最年輕的師父也有35歲了,他歡迎更多年輕人加入團隊,將新的觀念帶給團隊,激發更好的創作,將灰塑這門技藝推陳出新、發展豐富,更好地傳承下去。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