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20-08/10/c9202eda-d0e6-4451-b2eb-cfaaccdb465e.jpg)
瓊劇文明戲的創作,離不開劇作家吳發鳳的多年努力。五四運動后,在北京、上海等地讀書的瓊籍學生帶回話劇《東方的早晨》《醒獅》,由瓊崖中學和瓊崖東路中學師生用海南話演出,因其形式和內容新穎,風靡一時。瓊劇演員、劇作家吳發鳳看后,受到啟發。一日,吳發鳳在海口街頭偶遇瓊崖中學一位教師,討得一本描寫孫文與黃興的小冊子,他根據內容改寫成了瓊劇《孫文與黃興》。劇本印成冊子,投放街頭擺售,不想銷路很好,極受大眾歡迎。
20世紀20年代初,文昌中學師生編演了一個海南方言話劇《社會第一鐘聲》,故事生動、劇情感人,劇場效果很好。吳發鳳便將此劇寫成瓊劇劇本《社會鐘聲》,由文昌中學學生張明凱、吳克寰、陳崇雅等人主演。排練一個多月后,《社會鐘聲》首先在文昌縣教場坡試演,結果一炮打響,轟動整個文昌縣城,后又在海口演出,盛況空前,市民們蜂擁爭看,每晚劇場里都被擠得水泄不通,還動用警察來維持秩序。《社會鐘聲》是瓊劇正式上演的第一個文明戲,文昌也成了文明戲的故鄉。
瓊崖土戲改良社成立后,吳發鳳與革命者走得比較近,思想上受到更大的啟發,出現了一個文明戲創作的高潮,他和王器民合作的文明戲《大義滅親》堪稱文明戲中的精品。
吳發鳳一生創作、改編、移植的劇本共121冊,其中文明戲74冊,占總數的61%。他創作的文明戲聲色宜人,唱腔優美,作品通俗易懂,廣泛流傳,許多作品長演不衰。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