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咖啡最先種植地文昌 “歌必歐”里憶流年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邱江華 李佳飛 時間:2020-08-25 10:43:10 星期二

    福山咖啡、興隆咖啡名揚四海,引得游人不辭路遙只為一品。殊不知,海南咖啡的起源、第一棵咖啡樹的引種是在文昌。

    一顆咖啡豆,漂洋過海,歷經沉浮,落地生根。當你端起一杯咖啡,可曾想過百年前它的飄搖之旅;當你抿過一口咖啡,腦海中又是否會浮現古老的鐵鍋炒咖啡之景?且請倒一杯咖啡,慢慢追憶流年往事。

    鄺家后人鄺祥垂向記者展示其利比利卡大粒種咖啡豆。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攝

    第一棵咖啡樹

    來到文昌市南陽鎮石人坡村口,再走一段蜿蜒的村路,便尋到了鄺家院子,海南島第一棵咖啡樹,就是被引種落地生根于此。剛到院子,村民鄺祥垂就迎了出來,今年63歲的他已是鄺家第四代傳人了,他熱情地領我們去看咖啡樹,一段從前舊事娓娓道來:

    鄺祥垂的曾祖父鄺世連生于1880年,于1898年投奔到馬來亞的外家大舅,但卻因不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半年后就回來了,帶回了咖啡樹的種子。最初的種子被栽在文昌老家,但只種活了12株。

    一般咖啡樹的樹齡在二三十年,多則四五十年,但這12株咖啡樹卻抗住了生命的代謝,在1981年2月7日出版的《海南日報》上,一篇題為“咖啡樹王”的文章就記錄下了這段歷史:

    文昌縣南陽公社高星大隊石人坡鄺生產隊,有一株已生長八十三年的咖啡樹,它雖幾經臺風等自然災害的襲擊,但至今仍然枝繁葉茂,年年結果累累,壽命古老仍枝繁葉茂,看不出半點老態。當地人都稱它為“咖啡樹王”。

    鄺祥垂一家也沿襲了自己加工咖啡豆、喝咖啡的傳統,據他回憶,在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日本等國內外記者都慕名而來采訪拍照,鄺祥垂一家就會親自烘焙咖啡豆、煮咖啡,招待遠方的賓客。

    遺憾的是,在2000年,由于鄺家修蓋房子,這12株咖啡樹都被砍掉了,如今原跡已無法尋到,但它的二代、三代樹卻仍存活在鄺家的房前屋后,生機勃勃地繁衍了數十年。這幾株咖啡樹枝頭仍有新生枝葉,葉片肥厚,葉脈清晰,果實碩大。鄺祥垂告訴記者:這是利比利卡大粒種,幾十年間,不乏有人來求購種子,甚至想把整棵樹買走。

    老樹森森,遠山如黛,日出月落,時光在靜默中交替。這幾株咖啡樹就這樣佇立在鄺家庭院,守著海南第一棵咖啡樹的基因,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1981年《海南日報》對海南島最早引種的咖啡樹的報道。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攝

    漂洋過海到文昌

    作為舶來品,咖啡如何進入海南落地生根,這背后又是一段故事。

    早在唐代,海南島已是南海中西航線之要沖,到了宋代,載著香料、茶葉、陶瓷的舟楫往來流轉。據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唐玲玲夫婦的《清代海南移民的新趨勢》一文介紹,清代鴉片戰爭后,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咸豐十年(1860年)簽訂的《中英北京條約》里清廷正式準許華民出國做工。同治五年(1866年),恭親王奕公式與英法兩國駐京公使簽訂沿海各省招工章程,其中一條即是“中國政府允許華工自由出洋”,自此開啟了沿海人民出洋打工的熱潮。

    海口被辟為通商口岸時,東南亞英、荷、法殖民地正大搞開發,墾荒、開礦、筑路、設工程,需要大量勞動力,在此背景下一大批窮困的海南人紛紛奔赴南洋謀生。據相關資料統計,從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間,通過客運出洋的瓊僑人數達24.47萬人次左右,平均每年1萬余人次出洋,其中文昌人占半數以上。

    據陳銘樞《海南島志》記載:“民國以來,遠游之風益盛,其久客致巨富者殊不乏人。各縣在外僑民最多者當首推文昌,約9萬人。次則瓊山、瓊東……俱有數千人。”

    當時文昌縣有句民諺:“坐閑洞封,不如去番。”意思是在家閑著無業,不如下南洋謀生,由此可以推斷出,出洋謀生者多為貧弱細民,他們孤身一人去討生活,不帶家眷,也不打算在外永久定居,他們有著強烈的鄉土觀念,發家致富后往往反哺故土。

    “文昌人士在南洋經商,每年匯返之款約有七八百萬”,大量的資金流入,促進了文昌的發展,建商店、蓋洋樓,鋪前鎮勝利街一幢幢飽嘗歲月滄桑的騎樓,就是那個年代的縮影。

    與資金一起流入的,還有物產與生活習慣。源自西洋的咖啡文化,被英國殖民者帶到了東南亞,爾后又經第一批下南洋的海南人流轉至海南,一顆咖啡豆漂洋過海落地文昌,咖啡文化也因此在海南扎根,老百姓不僅認識了咖啡,還將喝咖啡納入了生活習慣,成為獨特的文化現象。

    1946年“瓊崖農業研究會”出版的《海南島之產業》,統計了自1924年起海南島咖啡歷年的輸入情況,1924年是4900斤、1925年是9790斤,1927年竟達到38397斤。由此可見當時海南咖啡市場之火熱。

    文昌邁號等地種植的大粒種咖啡豆。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攝

    咖啡產業之興落

    8月19日下午3時許,正是下午茶的時光。漫步文昌街頭,走到文昌市邁號中學附近一家“中西茶樓”的小店,只見食客眾多,小店幾十平的空間顯然不夠,在店外樹蔭下多擺了幾套桌椅,也被坐得滿滿當當。

    “老板,來一杯‘歌必歐’”,有食客吆喝。“歌必歐”是海南話里的黑咖啡,一杯“歌必歐”,配上一盤小點心,人均不到十元,就是文昌傳統的下午茶了。“我外公就是當時下南洋的,回來后帶回了喝咖啡的習慣,一杯黑咖啡,加一大勺煉奶或糖,如今喝了三四十年還是這個味道”,一食客說。

    輕抿一口“歌必歐”,厚重的苦味在唇齒間漫開,再用勺子舀一口沉在杯底的煉奶,又甜到發齁。原本象征優雅和奢侈的咖啡文化,在文昌街頭市井被演繹得樸素而獨特。實際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大部分地區還很少有人接觸到咖啡,但在海南島,尤其是文昌,由于對外往來密切,大量的農民、漁夫早已喝上了咖啡。在這里,喝咖啡是一種世代沿襲的生活習慣,無關品質,無關情懷。

    走出茶店近兩三百米,就看到文昌昌茂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廠,這里曾是20世紀90年代文昌規模數一數二的咖啡貿易加工廠,它的主人韓朝光先生親歷了整個文昌咖啡產業最輝煌的時期……

    1978年,當時還是農民的韓朝光決定“下海”,去掙錢改變生活。借助現有的資源,1979年韓朝光開始做咖啡貿易,一開始單槍匹馬,后來與人合伙開辦了咖啡貿易加工廠,韓朝光主要負責咖啡采購。不輸于祖輩下南洋掙生活的拼勁,韓朝光跑遍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談生意,“經常一出去就是一年,老婆都等哭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0年代中期,韓朝光的生意逐漸成熟,當時工廠里有來自海南各地的工人數百名,方圓千百里都知道邁號最出名的就是咖啡。幾年下來,工廠累計供應咖啡豆約七百噸,甚至興隆的咖啡豆都是由此供應的。

    進入21世紀,隨著咖啡市場需求增大,政府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大,興隆、福山、母山等一批海南特色咖啡品牌奮戰市場,文昌咖啡卻囿于交通、政策等因素,逐漸沉寂下來。

    “當時邁號咖啡幾乎壟斷了海南咖啡的供應渠道,但現在通信太發達了,任何品牌都不缺渠道”,談起往事,韓朝光是遺憾的,邁號咖啡本可以走得更遠。


    (編輯:陳德文)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txt下载|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国产熟女露脸大叫高潮| 国产午夜福利片|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小视频网站|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国产三级电影网站| 含羞草影院视频播放| 免费黄色毛片视频|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91av中文字幕| 超清高清欧美videos| 老扒的幸福时光|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扒开老师挠尿口到崩溃刑罚| 在线播放第一页| 国产片xxxxa片国语对白|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