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高東英鎮博縱村海邊夕照美景。海南日報記者 張惠寧 攝
“讓全村人都參與,都有收獲”
博縱村有了第一家民宿后,整個漁村都在變化。不僅如此,周遭的村莊也在變化。
論旅游資源,以前博縱村出名的只是夕陽西下時,到博縱來賞落日,但天黑之后,小村也就進入了沉寂。陳曉杰給村里裝了路燈,海邊的小漁村,晚上終于亮起來了。
村民的漁船可以帶上游客去體驗,漁家人開始多了旅游收入。
民宿帶來了游客。面朝大海的博縱漁村,紛紛開起了咖啡館、小餐館、小酒館,辦起了海釣俱樂部,也吸引村民或其他人士在村里發展民宿,現在除了最早開張的“觀海民宿”,村里已開張的民宿還有“倚海民宿”和“望海民宿”,還有好幾家民宿正在裝修,即將開業,呈現出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勢頭。
“看著能帶動村里這么多人參與旅游業,大家都有收入, 我體會到了一種存在的價值感。”陳曉杰對記者說,以前回村,碰到村里人最多是點頭打個招呼,現在大家看到他,都喜歡跟他聊一聊,坐一坐,交流以后如何發展的問題,這也讓他體會到了一種責任感。他的豬場作為扶貧企業,已經帶動縣里970多戶4300多人脫貧。而家鄉東英鎮有14公里的海岸線,博縱村的民宿,正在成為拉動臨高發展濱海旅游休閑業的一個支點。
為了保障服務標準和打造臨高博縱民宿的品牌,臨高縣政府有關部門商定以“合作社+”的形式,在博縱村組建民宿聯盟,由陳曉杰任理事長。這個民宿聯盟,將打造5家特色民宿、1家海景餐館、1間風味燒烤店、1間海味餃子館和1個親子拓展中心,貧困戶貸款參與并務工,政府投入扶貧資金,委托觀海民宿進行運營管理,陳曉杰也投資,各方按投資分紅。
“越多的人參與,市場就越活。發展民宿和相關產業,可以讓全村的人都參與,都有收獲。”陳曉杰說,他們的目標是打造海南西部休閑旅游的熱點地區,博縱村要變成富有當地特色和風情的旅游休閑度假村。
陳曉杰說,養豬是一輩子的快樂事業,他會繼續進行下去;民宿,是充滿挑戰和夢想的事業,也會不斷探索前進,他會努力譜好“養豬”和“民宿”的人生事業交響曲。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