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衣被天下 金銀為飾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張意薇 陳耿 時間:2020-11-02 09:42:21 星期一

    海南島地暖水澤,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使其自古以來在審美意趣上與中原腹地多有不同。歷代地理志以及文人筆記在描寫邊地民俗時,總不吝筆墨描繪那些別具特色的衣飾裝扮。一塊布料、一個紋樣、一件配飾、一款著裝……都是極具價值的文化珍寶,蘊含著海島人民對美與時尚的獨特追求。讀懂它們,會更加懂得這方海上奇甸的歷史與現在。

    《百年前的中國》一書中,外國游客拍攝到的黎族婦女織錦的場景。 陳耿 翻拍

    天涯織女紡吉貝

    據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元初松江府的烏泥涇(今屬上海地區)土地貧瘠,百姓聽說閩廣的木綿樹(綿又寫作“棉”)可以紡出一種叫“吉貝”的布,也想種樹謀生。可既要手工剝棉籽,又沒有紡車,生路依舊艱難。這時,一位叫黃道婆的老婦人從崖州(今屬海南三亞)來到此地,“乃教以做造捍彈紡織之具,至于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黃道婆不僅幫助鄉人改進了棉紡織工具,還將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細膩精巧的花紋紡織技藝傳到大陸。

    黃道婆嘆為觀止的紡織技術源自海南的黎族地區,而紡織所用的吉貝是海南等地生長的一種喜高溫的產絮植物。《諸蕃志》載:吉貝樹類小桑,萼類芙蓉,絮長半寸許,宛如鵝毳,有子數十。(毳,鳥獸的細毛)其實,吉貝和木棉是兩個種屬。但古人的記述對兩者的區分并不是十分清楚,如宋代的《墨客揮犀》、清代《嶺南雜記》等筆記中將吉貝與木棉混談,稱木棉(也叫“木吉貝”,纖維彈性較差,一般做填充材料)所織的布為吉貝,后人或把吉貝歸為廣義的海島棉(一種優良的長絨棉)。

    在黃道婆之前,宋代筆記中即有嶺南地區借用工具去籽紡織的記載:“吉貝木……南人取其茸絮,以鐵筋碾去其子,即以手握茸就紡,不煩緝績。以之為布,最為堅善。”當時海南黎族的棉紡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吉貝布是可以替代絲織品的好料子,相比雷州、化州等地,海南所織的吉貝品按品種以及用途分出很多名目:“幅極闊,不成端匹,聯二幅可為臥單,名曰黎單;間以五彩,異紋炳然,聯四幅可以為幕者,名曰黎飾;五色鮮明,可以蓋文書幾案者,名曰鞍搭;其長者,黎人用以繚腰。”(《嶺外代答·吉貝》)

    清代撰寫《嶺南雜記》的吳震方聽說吉貝棉可以做被褥,自己便買了幾斤回去,可惜當地女工尚未掌握紡織吉貝的技巧。吉貝布可謂海南出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時尚家居產品,而其升級版的做法是:從中原的彩帛中拆色絲彩線混織花樣(見《峒溪纖志》等),這種吉貝布就入列其后名揚四海的黎錦了。有著優良質地以及迷人光彩的吉貝布不僅可以裝點家居,穿戴在身上也是光彩奪目。“腥味魚中墨,衣成木上綿”(李琮),除了做一般的衣料,織有繁復細密花紋的吉貝還可制成腰帶或頭巾等配飾。有人見沒有喪事時海南黎人也帶著白頭巾(又稱“白疊巾”),還寫下“冒白鄉風舊,標青社酒酣”的民俗詩。(《清波雜志》)

    海島棉(吉貝)的棉絮。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攝

    織就黎錦展畫卷

    黎錦的制作有紡、染、織、繡四大工藝,由南海之濱的織錦人巧手向外界輸出的是一種日常化的詩意。黎錦質料精細、輕軟,耐用,其染料取自熱帶雨林的天然植物、自然動物和礦物等,色彩常以黑、藍、棕為基底色,間以紅、白、黃、青、綠等配色。古語稱,“黎錦光輝艷若云”,可見其配色的斑斕絢爛。

    其中,獨具特色的絣染技藝(也稱絞纈扎染)不同于常見的先織后染,而是先染后織。即,織錦人先在經線上扎花,而后入染,最后穿梭織布。宋元的文獻中甚至以“結花黎”來代稱掌握了這種扎染工藝的黎人。錦布絲絲成趣,這是海島民族將對周遭世界的感知以及美學認知轉化成平面語言。人們在黎錦中看到的,不僅是海島居民的風物志,還有隱藏在衣飾裝扮中的民族精神結構版圖,展開一件黎錦就如同飽覽一幅多姿多彩的風情畫卷。

    織染的紋樣多達上百種,難有紋樣完全相同的兩條黎錦。莊重質樸的底色上,承載著山河大地、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神話傳說……黎族織錦不需要提前描樣,花紋圖案已然成竹在胸。他們用一織一梭定格了鳥的飛翔、獸的騰躍,以及延展氤氳出南國山川的晴嵐霧雨……各種圖案的組合往往就是一幅生動的生產或生活畫面。如,將人紋、牛紋、田壟紋等組合,仿佛是在復現一幅鄉間水田的春耕圖;將小孩紋、蝴蝶紋、蜘蛛紋等組合,不就是一幅妙趣橫生的童戲圖?

    金銀為飾開奇葩

    和受儒家文化影響深刻的地區審美上尊崇溫潤的玉石不同,相對于木、石、玉、骨等材質,海南的黎、苗等少數民族似乎對華麗閃耀的金屬飾物更為青睞。嶺南地區素貴金銀,《資治通鑒》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載:“梁初……交(今越南河內)、廣(今廣州)用金銀。”貴金屬成為通貨,間接催生了嶺南的俚僚豪富以錢為飾的審美風潮。銀飾的出現雖比玉飾、金飾要晚,但由于明中期以后白銀在中國一直作為硬通貨存在,并非產銀區的海南也開出了銀飾文化的奇葩。海南島與外來文化不斷接觸、融合,海南銀飾工藝的發展基本與中原同步,且在明清達到了鼎盛,正是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商貿的流通為這種具有地域以及民族特色的審美提供了物質支持。

    清代龔柴精細描摹了苗族男女老幼的服飾裝扮。苗寨內除了寨長剃發,其余的男子都“裹頭椎髻”,刮去髭須。家境富裕的用網巾束發,在頭上插上四五支上扁下圓、如匕首一樣長的銀簪,左耳上穿一只碗大的銀環,脖子掛銀項圈,手上帶銀釧;婦女的服飾,銀簪、項圈、手鐲等和男子一樣,只是兩只耳朵都穿上兩三圈銀環,衣服比男子略長些,用錫片紅絨或繡花卉裝飾。家境富裕的會戴上大銀梳,發髻上纏繞銀索,身上佩著錫鈴或者繡絨花等裝飾。也可以從裝扮上辨識男女婚否:未婚男子在發髻上插金雞羽;未婚女子在脖子上掛成串的海螺,額發中分,后面系辮,裝飾錫鈴、藥珠。(參見《歷代文人筆記中的海南·苗民考》)

    苗民的簪梳圈環鐲釧并著色澤鮮艷的禽羽或絨花,既顯得精致貴重,又不乏輕盈艷麗。其中的簪環、梳篦等,還會采用鏨花工藝,刻花蝶、葉片、龍紋、奔鹿、飛鳥等,紋樣精美,錯落靈動。而錫鈴是由柔軟的錫質捶鍱打造而成,蓮步輕移則發出清澈、雅致的鈴音,空谷回響,夢幻美妙。

    海南黎族的金屬飾品有金、銀、銅、錫、鋁等多種材質。“黎裝椎髻、徒跣、裸袒、而腰繚吉貝,首珥銀釵,或銅或錫,首或以絳帛彩帛包髻,或戴小花笠,或加雞尾,而皆簪銀篦二枝……其婦人高髻繡面,耳帶銅環,垂墜到肩。”(《嶺外代答·海外黎蠻》)就衣飾言,為便于在炎熱的氣候下勞作,當中原行冠裳之禮時,黎、苗男子都還保有裸袒的風俗。黎族飾物大致可分為面飾(含頭飾、頭冠、頭箍、耳環等)、胸飾(含長生鎖飾、胸鏈等)、腰飾(含腰鏈及腰間飾品)以及手足飾品(含手鐲、腳飾等),又加以龍紋、纏枝紋等圖案,紋飾內容豐富,多寓意祥瑞、喜慶、平安,粗獷古樸,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

    由于現代文化的沖擊以及島上各民族頻繁交往,很多傳統的衣飾裝扮只能在盛大節日、祭祀典禮等特殊的場景才能復現。但閃耀在金銀布帛以及肌理紋路上的華彩,一瞥難忘;那種對美與時尚的向往,對富足安樂生活的追求,不分民族,無論古今。


    (編輯:陳德文)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公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搡女人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男女做爽爽免费视频| 国产伦子沙发午休| 4444www免费看|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高清视频| 无遮无挡非常色的视频免费 |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2022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 天堂岛最新在线免费看电影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极品美女养成系统|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性色区|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美女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1卡二卡三卡四卡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不用付费的黄色软件| 打扑克又痛又叫原声|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福利视频网站导航|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sihu永久在线播放地址| 性按摩xxxx|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