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江南的風雅,塞北有塞北的豪邁,神州各地,雖民風不同,景物各異,但是卻同樣引人入勝。至于海南,自古稱瓊崖二州,懸于海外,風光更是自成一脈。
游歷海南的歷史名人,當他們渡海之后,瓊州美麗的風景又常常將他們吸引,讓他們樂在其中,流連忘返,于是便有了蘇東坡的“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便有了胡銓的“海風飄蕩水云飛,黎婺山高日上遲”。慢慢地,這些曾經在海南行走過的人也成為了海南風物的一部分,如今的東坡書院、盛德堂等已經成為海南文化的重要載體,與海南的自然風光一起,吸引著無數游人。
![](http://img.hkwb.net/content/2020-11/02/1fa6af63-9bcc-4b59-8e15-b90a45e8d4a5.jpg)
國畫中的蘇東坡在海南。
詩酒山水蘇東坡
說起游歷海南的歷史名人,則要首推蘇東坡,雖然蘇東坡在海南僅有短短三年時間,但他卻游歷了許多地方,不僅如此,蘇東坡每到一地,往往會留下許多詩句,這些詩句又使得瓊崖山水熠熠生輝。
不得不說,蘇東坡剛來到海南的時候,心情并不是那么愉快,畢竟一貶再貶,從汴京一路向南,到了海南也算是到頭了。剛來到海南的那一年,蘇東坡甚至感覺到了絲絲涼意,他寫信給友人,稱“此島中孤寂,春色所不到也。”畢竟是人生地不熟,況且語言也頗有不通,蘇東坡臨瓊伊始感到孤寂也是正常,但很快,蘇東坡就想起了他的一位好友,這位好友陪著他一路南下,曾經同游黃州、惠州,他就是陶淵明。
蘇東坡有很多“和陶”詩,所謂“和陶”就是寫詩次陶淵明舊作的韻,對蘇東坡來說,陶淵明可以說是一位好詩友、好玩伴,由于志趣相投,數百年的時空相隔并不影響兩位詩人的交往,蘇東坡這一路被貶,陶淵明時不時就會來到蘇東坡身旁,兩人作詩冶游,倒也樂在其中。
在一個春日,蘇東坡和兒子蘇過一起來到了儋州的郊外,看到北門江江水湍湍,水面上時不時飛過一只只沙鷗,便放一只輕舟,靜臥船中,順流而下,觀云影徘徊。北門江并非大河,河中多有沙洲,蘇東坡行船遇到水淺沙多之處,便干脆舍船而下,在河洲之上漫步聚飲。酒過三巡,恍惚中看到詩友陶淵明,便借用了其詩韻寫下了《和陶游斜川》一詩,詩云:“謫居澹無事,何異老且休。雖過靖節年,未失斜川游。春江淥未波,人臥船自流。我本無所適,泛泛隨鳴鷗。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層丘。有口可與飲,何必逢我儔。過子詩似翁,我唱而輒酬。未知陶彭澤,頗有此樂不。問點爾何如,不與圣同憂。問翁何所笑,不為由與求。”兩位詩人隔著時空對詩,但那樂天知命、寄情山水的心態卻是別無二致,反正不過是人生如寄,去哪里游不是游呢?想到這里,蘇東坡又和陶淵明干了一大杯,天光搖曳,東坡醉矣。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