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強從蜂箱里取出蜜蜂。
下班時間“抓蜜蜂”
“蜂療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新鮮事物。剛開始,要先向他們普及這方面的知識,讓他們接受這種療法。”李健強說,蜂針療法選用的是中華小蜜蜂,毒性很小,疼痛度有限,安全性是完全有保障的。
據了解,患者中有個別體質對蜂毒過敏者,首次用蜂針刺入患處時,會出現紅腫、瘙癢等反應。因此,對患者進行蜂療前,要進行過敏測試。治療時,若遇到過敏反應較強的人,出現發熱、惡寒、全身發癢等癥狀,只需吃一些抗過敏藥物便可緩解。
剛開始時,李健強經常拿自己做實驗,來體驗蜂療時的疼痛程度,不斷調整施針時間,“經過我的親身測試,蜂療時的疼痛調整為可以忍受的范圍之內,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恐怖。”
剛開始在醫院進行蜂療時,蜜蜂全靠李健強在外面花池抓。“我住的地方樓下有花池,下班后我就拿著蜂盒去抓,最多一次曾抓到過上百只。抓到蜜蜂后,我就通知患者來集中進行治療。”李健強說,有段時間,為了滿足患者治療所需,他的業余時間被“抓蜜蜂”填滿了,“那時,被蜜蜂蟄成了家常便飯,感覺自己都被蜜蜂蜇得麻木了。”
隨著這種治療方法逐漸為人們所熟知,慕名前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李健強對蜂針的臨床運用也積累了豐富經驗。
“剛開始推廣這個療法時,我接診了一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蜂療后病情很快就穩定下來。當時,他才二十多歲,如今已經四十多歲,病情依然很穩定,婚后有了兩個孩子。他的腰板挺直,活動靈活,還定期到醫院接受康復治療。”李健強說,蜂針的療效和患者的需求,讓他有了不斷堅持下去的動力。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