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口人的闖海地圖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蒙樂生 張茂 郭萃 張期望 時間:2021-01-18 09:09:23 星期一

    2020年12月28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報道:“航海世家捐贈6本更路簿……海口也有更路簿,更重要的是其中一本更路簿記錄了600多條航道,是已發現記錄航道數最多的更路簿之一,而另一本更路簿中不僅采用蘇州碼子記錄更數,且完整記錄了從林詩仍家附近碼頭前往泰國的多條航線,為學者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佐證。”

    海南四面環海,漢代開郡,從此與大陸交往不斷,同東南亞各國也多有商貿往來,是海上絲綢之路中轉、補給和避風的重要節點。海口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作為海島中心城市獨特的出行方式,出島需船,進島靠船,船進船出,故海南不乏航海世家。

    海口作為海南的重要商埠,航海歷程悠久,早在唐宋,已有船只馳騁南海,爾后及元至明,操辦水軍,遠洋出擊,故航海世家多多。至于航海更路簿,自然不在話下。也許歲月遷變,凋零湮滅,或者躲在哪個角落里,或者散落在哪個人家,或者仍在等待有志之士的探索與發現。

    海口市美蘭區新埠島亮腳港一帶水域,是古代白沙津所在之地,是當年的瓊州郡治出口和海南重要門戶。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海口的航海記載

    漢代啟荒,兩伏波將軍率士兵駕樓船至烈樓港,從此雷瓊兩地,多船只往來。民國《瓊山縣志》記載:“漢置合浦郡,治朱盧,始設兵防,后遣舟師數萬……”“明成化辛卯,百戶林富往省打造戰船,駕回備倭。萬歷丁巳,道府會同參議,奉院批允,以后年例打造兵船,于白沙寨立廠,取材于本地方,或轉運于吳川等地方以專其責。”

    也就是說,那么長的歷史時期,造這么多的兵船,兵防的境地又這么遼闊,諸多兵船進進出出,或奔赴江浙、泉州,或遠赴千里石塘、萬里長沙,豈能沒有通航指南?更何況“郡城縣城營居多戎籍,自宋元順化皆漢土遺裔,洪武以來,軍士初撥則多蘇浙之人,續撥則多河之南北,再調則又閩潮之產,厥后中原各處官吏充配者接踵而至……”

    顯而易見,瓊崖先民大多跨海而來,且無一不是乘船楫而至。長期與海洋打交道,瓊人對潮汐等都有深入研究,不可能對航海沒有詳細了解。只可惜往返之船只,并非經久耐用之物品,駕船之人也反復輪換,城鎮居所又時常變換,航海路線多難保留。

    實物雖難以保留,但零星文字記載航海事跡卻并不乏見。《瓊山縣志》記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演海鄉人‘向洋開拓,去番謀生’,他們駕著小漁船,經過海安、安鋪,到達越南芽莊,開始了僑居生活。”“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月二十日,東營沙上村50只大型風帆拖網漁船遭臺風擊沉,死亡108人。”說明海口人出海規模并不小。

    海南島歷史上的木帆船。 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翻拍

    瓊州為“蕃舶”所聚之地

    白沙津,也叫白沙渡、白沙口,乃白沙河(即今南渡江)入海口處古渡口,后人稱之為白沙門。

    這處古津渡位于新埠橋東南側的“三江分流”處的白沙河渡口,即現在美蘭區白沙街道的白沙坊、板橋村一帶,當年曾是瓊州郡治出口、海南門戶。

    宋《輿地紀勝·瓊州風俗形勝》記載:“瓊州白沙津,‘蕃舶’所聚之地。其港海岸屈曲,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波濤之虞。瓊帥王光祖欲直開一港以便商旅,已開而復合,人亦難之。忽颶風作,自沖一港,尤徑于新開者,審物所助如此,遂名神應港。”

    著者王象之特別注明,“時淳熙戊申也”。查考史志,“淳熙戊申”是南宋孝宗十五年(1188年),距今已833年。從這可以看出,遠在宋朝,白沙門已是海南最大港口。宋末元初,“遷(白沙)津建(海口)浦”,由此,海口港逐漸代替白沙津商業貿易地位。

    但是,白沙津扼南渡江出海口,為海南之門戶,郡治之咽喉,故歷來為水軍要塞。宣統《瓊山縣志》:“宋慶歷 (1041年-1048年) 中,招收廣南水軍,予以旗鼓訓練,備戰守之役……元初,收宋末祥興(1278年-1279年)敗兵,在白沙置水軍鎮(守),設官管領防海。”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海盜侵擾不斷,瓊州白沙口尤甚。為加強防衛,衛所增設“白沙寨艚船二十二只,長號槳船十五只,正兵二哨駐泊白沙港……隆慶元年(1567年),駐軍白沙水寨,兵船六十只,官兵一千八百二十二名,把總一員。”

    除設置水軍營寨,增派官兵駐防之外,還在白沙口增設造船廠,督造大小戰船,巡視瓊州海面,護衛沿海鄉鎮。直至清初,仍設置“白沙汛,配備哨快船十四只,戰守兵四百五十六名。”由此可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白沙門對海南軍事與經濟的非凡地位。

    歲月洗滌,潮汐沖刷,使“潔白沙灘”本義外延。雖然,地理意義上的白沙津早已消失了,但白沙港、白沙街等文化符號卻保留著深遠的歷史意義。今日的白沙門指的雖然是狹義的海甸島北端的濱海地帶,但歷史學、文化學早已賦予她廣義的文化價值。這么多的水寨艚船,來來往往的官兵,自然懂得航海行船的方位和潮汐變化的規律。

    海口演豐更路簿中的水形風貌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攝

    演豐船隊下南洋

    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瓊北大地震,東寨港一帶72個村莊沉入海底,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降臨海口演豐。從明末開始,演豐村民就與附近災民一道,造船闖海,遠走重洋,到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地謀生。

    以演豐鎮演海村委會祿尾村來說,這個坐落在東寨港邊的濱海小村,是聞名遐邇的海口僑鄉。全村聚居梁、林、饒3姓45戶,其中有40戶華僑。當年海口商民往返南洋,村民伐木制舟,設置羅盤,沖風斗浪,九死一生,從龍尾頭灣起航輾轉到泰國,由此逐漸形成演海村民持續幾百年的下南洋熱潮。

    從明末到清初,船隊不斷擴大,逐漸形成規模。史載,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演豐人闖海的航船從18艘增加至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的73艘,噸量也從原先的200擔增加到300擔,載重量最大的達到500擔。遠洋船隊頻繁往返,促進了海洋經濟持續發展。

    大海賦予演豐人民怒海行舟,思維敏捷,心理剛毅,頑強拼搏的精神品格。199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瓊山縣志·大事記》記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月,演海儒林村饒昭聰等村民,伐木制舟,設置羅盤,從龍尾頭灣開船出洋,直達泰國北汶。是年,演海儒林村僑屬陳貴福捐獻光洋200元,在龍尾頭灣建起第一座簡易碼頭,方便船停靠。”

    造船出海,借船過海,創業他邦,心系故園,熱愛桑梓,是演豐人民的優良傳統。家鄉養育他們,他們報效家鄉,村邊的港灣,是演豐人民連結遠洋的紐帶。

    海洋是走向世界的文化通道、友誼通道。在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今天,挖掘歷史文化遺產,講述演豐闖海故事,發現海口通航指南,激活并發揮闖海“文化因子”,眼界會更開闊,精神會更強健。

    (編輯:陳德文)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欧美最猛黑人xxxx|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911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 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欧洲美女与动zooz|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公与2个熄乱理在线播放| 老鸭窝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www.成人av.com|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日本免费观看αv片| 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网站| 美女网站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99久久免费观看| 女人18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日本熟妇色熟妇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成年人网址| 毛片基地免费观看| 午夜aaaaaaaaa视频在线| 老司机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www鲁啊鲁免费| 777奇米影视网|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扒开美妇白臀扒挺进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