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黎一覽圖》“械斗圖”。
2021年是辛丑牛年。牛自古以來就是與古代“打工人”朝夕相處的知己。黎族作為海南島最早的世居民族,在他們古代的歷史和民俗文化中,牛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黎族社會中,對牛力的使用有多種方式。在物產運輸和農業生產時,牛是重要的畜力和生產工具;在黎族部落發生沖突時,牛成為他們的坐騎,是古代黎族人親密的戰友;婚俗中,牛是聘禮的重要內容。
古代黎族人使用牛力的記載有很多。清代康熙、雍正年間繪制的“瓊黎圖”(關于海南島黎族的圖冊)中,多幅圖像中都有黎族百姓和牛的形象,并有文字敘述?!董傊莺@鑸D》《瓊黎一覽圖》《瓊黎風俗圖》三個系列圖冊中的“械斗圖”“踩田圖”,展現了黎族百姓將牛作為生產工具和坐騎的畫面;“婚聘圖”中,牛被當作聘禮,可見其重要程度。值得一提的是,《瓊州海黎圖》的“運木圖”有牛力運輸的場面。這些圖像不僅還原了古代黎族人民真實的勞動場景,也展示了黎族人民使用牛力進行生產、勞作的智慧。
《瓊州海黎圖》“踩田圖”。
牛踩田
雨足則縱牛群踏
據清代張慶長的《黎岐紀聞》記載:“黎人以牛之有無多寡計貧富,大抵有牛家即為殷實,有養至數十頭及數百頭者,黎內謂之大家當?!笨梢娫诠糯枳迳鐣校5膬r值十分重要,成為黎族社會階級和財富的象征。生活在海南島山區特殊的自然環境,讓古代黎族人民與牛之間存在不解情緣。
在農耕社會,牛是耕作的主要工具。在漢族的傳統農業耕作中,通常需要牛配合犁耕進行耕作。黎族在農耕中同樣使用牛力,只是沒有農具的使用,直接用牛在田地里踩踏,在“瓊黎圖”的三幅“踩田圖”中都有體現。其中,《瓊州海黎圖》“踩田圖”描繪了三只踩田的牛和一名正在播種的黎族男子;《瓊黎一覽圖》“踩田圖”描繪了四只踏田的牛、兩名正在播種的黎族男子及一名趕牛的黎族男子;《瓊黎風俗圖》描繪了三只踩田的牛、兩名正在播種的黎族男子和一名趕牛的黎族男子。從圖中來看,“牛踩田”的耕作方式比鐵犁牛耕對牛的數量需求更多,需要靠人們的馴服進行播種。
正如《瓊州海黎圖》“踩田圖”的配文所說:“雨足則縱牛群踏,俟其水土交融即布種粒,歲收亦稱堅好?!边@說明“牛踩田”的前提須有足夠量的雨水灌溉,再進行踩踏后播種?!董偫枰挥[圖》“踩田圖”中的描述與上圖大致相同,不過文中強調“生黎不知耕種”,而“熟黎”則受漢族生產方式影響較多,已經基本適應了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對于“牛踩田”的使用就相對較少。正如《瓊黎風俗圖》“踩田圖”所描述的,“黎內耕獲之法,力農之具,均與內地無異”,這里的“黎內”指的便是與漢族交往較多的“熟黎”,“內地”則指海南漢族居住地區。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曾于1993年赴三亞、陵水、樂東等地的黎族地區考察發現,部分村落還保留“牛踩田”的耕作方式,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瓊州海黎圖》“械斗圖”局部。
坐騎運輸
乘牛馳騁 牛力車運
古代黎族人在戰斗的過程中需要坐騎。相比漢族多以馬為坐騎,黎族人更多以牛為坐騎。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記載:“瓊州不產贏馬,人多騎黃?!?。在黎族社會中,以牛代馬當坐騎比較常見。
以下三種“瓊黎圖”的三幅“械斗圖”分別描繪了古代黎族戰斗的場景,均有騎牛的人物形象。其中,《瓊州海黎圖》“械斗圖”描繪了四名步行的黎族男子和三名騎牛的黎族男子;《瓊黎一覽圖》“械斗圖”描繪四名步行男子和兩名騎牛的黎族男子。值得一提的是,《瓊黎風俗圖》的“械斗圖”不僅描繪了兩名騎牛的黎族男子和一名步行黎族男子,還有一名黎族婦女調停兩名參加戰斗的黎族男子的場景,內容更加豐富飽滿?!董傊莺@鑸D》的“械斗圖”描述了黎族男子在戰斗中的裝束,“健者則衣著吉貝,頭纏紅布,乘牛弛騁,以示夸耀云?!?/p>
從以上三幅圖中可以看出參與戰斗的黎族男子,除了騎牛者,也有步行者。這說明了牛作為作戰使用的坐騎數量有限,而“衣著吉貝,頭纏紅布”的“健者”(指黎族部落中精壯男子)才有騎牛作戰的資格。不過,由于清朝中后期官府統治的深入,黎族間的爭斗也逐漸減少?!董偫枰挥[圖》“械斗圖”也描述到“黎人久服王化,守分相安,驁馴悍之性,大非昔比”,《瓊黎風俗圖》中的賦詩中也提到“近日生黎仇殺少,都知官法重如山”。
牛力在漢族和黎族社會的運輸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不過,漢族社會中還會使用馬、驢等家畜進行運輸,黎族一般只用牛進行運輸。這一方面是由于黎族生存的山地地區道路狹窄,馬的速度較快,不易掌控和前行;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提到的,海南當地產馬較少,牛的產量比較高。這在《瓊州海黎圖》“運木圖”中也有所體現。該圖描繪了四名黎族男子將水運過來的黃花梨木,從木筏運到牛車上,配文描述為“至平岸,始得以牛力車運。”
《瓊黎風俗圖》“婚聘圖”。
婚嫁習俗
婚聘以牛為重要聘禮
在古代黎族的婚嫁習俗中,牛是聘禮的重要部分。漢族婚俗中的聘禮一般包括金錢、綢緞等財物。黎族傳統婚俗則包括黎族傳統的山蘭酒、吉貝、檳榔、牛等物品?!董傊莺@鑸D》“婚聘圖”中描述:“婚聘以牛為重,黎酒、檳榔、吉貝等物佐之。”從“以牛為重”可以看出牛是聘禮中的重要部分。
“瓊黎圖”中的三幅“婚聘圖”分別描繪了以牛作為聘禮的人物形象?!董傊莺@鑸D》“婚聘圖”描繪了一名黎族男子和一名黎族婦女帶著各式各樣的聘禮,牽著兩頭牛?!董偫枰挥[圖》“婚聘圖”描繪了一名黎族男子和兩名黎族婦女帶著各式各樣的聘禮,牽著兩頭牛?!董偫栾L俗圖》描繪的內容更加豐富一些,除了描繪帶著聘禮和牽著牛的黎族男子和婦女外,還有一名黎族男子背著新娘,兩邊是女方家屬。嚴格意義來講,此圖將黎族的婚聘和嫁娶兩個主題描繪在一張圖中?!董偫枰挥[圖》和《瓊黎風俗圖》的“婚聘圖”如是描述:“男女自相悅之后,男隨央媒持絨線登女門……講明牛幾只,吉貝幾件,黎布幾匹,先以檳榔訂婚盟焉……結婚之男聞之,即購牛、酒、吉貝、黎布等物至女家?!睆闹锌梢钥闯鲈诨榧薜恼f媒階段,雙方就開始議定作為聘禮的牛的數量,訂婚后牛也與其他物品當做聘禮送入女方家中。牛作為聘禮被放在最前面提及,可以看出其重要性。我們從牛的用途,包括生產工具、坐騎、畜力等可以看出黎族社會對牛的需求之大,所以也不難理解牛是黎族婚聘中的重要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黎族人民早已走出大山,與外界的交流融合越來越密切,生產力和生產方式越來越先進,傳統習俗也在逐漸變化,對于牛的需求遠不如古代那么重要。黎族人民與牛之間的情緣,作為古代黎族文化的一部分,被封存在古代圖像和歷史古籍中。
《瓊黎一覽圖》“踩田圖”。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