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榮在昌江石頭崖考察。
結緣昌江多奇絕
2006年5月,為配合昌化江大廣壩水利水電二期工程的建設,根據文物保護要求,由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昌江博物館的考古人員組成考古隊,對七叉鎮信沖洞化石點進行搶救性發掘。這次發掘揭開了他在海南進行史前考古的序幕。
在一個考古學家眼里,未曾涉足的地方都是寶地。李超榮認為昌江的生態環境不僅適合古人類生活,更是海南史前考古的富集地,曾在多處發現過哺乳動物化石點。
憑借著好奇心和一股干勁,2007年12月13日,李超榮及考古團隊走進了神秘的王下鄉。
“原始的熱帶雨林景觀、秀麗的南饒河、十里畫廊和形態各異的喀斯特溶洞等,真是世外桃源……”李超榮回憶起最初到王下鄉時看到的情景,至今回味無窮。
李超榮在王下鄉的考古首站是皇帝洞,在洞內未發現標本,進而又在皇帝洞附近的巖廈進行考察,發現了零星的哺乳動物化石碎片,為他在王下鄉的考古發現奠定了基礎。
此后,錢鐵洞的考古發掘帶來了更大的驚喜。在錢鐵洞遺址進行勘探和采樣時,發現了化石標本。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化石標本進行了檢測,初步測定遺址絕對年代距今5.5—6.5萬年前,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
“這是個里程碑式的發現,錢鐵洞舊石器時代遺址是海南最古老的人類居住的洞穴遺址,對研究海南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為研究中國舊石器文化的分布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說到這里,李超榮激動了起來,因為這表示,錢鐵洞的考古發現將海南島的歷史往前推了約5萬年。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