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6日消息? 任場上喊聲震天,中國坐式女排主教練張俊依然氣定神閑地坐在椅子上,偶爾抬頭看看,連暫停都很少喊。3比0,中國隊在一場單循環賽中干凈利落地擊敗日本隊。
這是廣州亞殘運會坐式排球開賽以來,中國女隊的4連勝。“日本隊我們很熟悉。賽前我們把技戰術的東西都演練過了。”張俊解釋說。
2007年,中國坐式女排主教練樂融融在一場車禍中去世,年輕的張俊接手并帶隊在北京殘奧會上成功衛冕。今年7月的世界坐式排球錦標賽上,他又帶領中國女隊以8戰全勝的戰績獲得2012年倫敦殘奧會的入場券。
以老帶新 瞄準2012
這場比賽中,日本隊11名隊員中有7人超過40歲,相比之下中國隊年輕得多,大部分是20歲左右的年輕姑娘。16歲的唐雪梅是球隊中最年輕的一個。汶川地震中,14歲的唐雪梅遭遇不幸,2009年在上海裝假肢的時候被領隊發現并招入隊中。在昨天的比賽中,唐雪梅最后一局上場,扣殺凌厲,顯示了出色的潛力。“我最大的希望是在倫敦奧運會上成為主力。”有著甜甜笑容的唐雪梅說。
“我們是以老帶新,”張俊說,隊中既有老將,也有16歲、18歲、20多歲的年輕人,“80后”的隊員多達8名。這次亞殘運會的目標是鍛煉隊伍,為兩年后的倫敦殘奧會做準備。
實際上,中國坐式女排之所以能夠保持強大的實力,和不斷挖掘新人有很大關系。相比之下,坐式女排曾經的強隊荷蘭隊近年來則因為年齡老化而走下坡路。
展望倫敦殘奧會,張俊承認最大對手是美國隊,“他們今年換了新教練,目標就是2012年的倫敦殘奧會”。在今年7月份的世錦賽上,中國坐式女排以3比0擊敗了美國隊。
最“費”褲子的女孩
中國隊保持強大實力的背后,是姑娘們經久累月的艱苦訓練。球隊主力、39歲的盛玉紅的膝蓋里有兩顆鋼釘,坐的時間稍長就痛得不行;自由人鄭雄鷹腰椎間盤突出錯位2毫米以上,嚴重壓迫著下肢神經;隊長呂紅琴曾練球練到左手小指關節外翻90度。
坐式排球和許多運動不同,用手掌和臀部代替“雙腳”移動,這種困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由于坐式排球運動員必須要坐在地上運用各類技術,接球時靠雙手幫助身體快速移動,臀部只在防守時允許暫離地面。因此,隊員們的臀部早已是磨不破的厚繭。呂紅琴告訴記者,3個星期磨壞一條褲子是家常便飯,平均下來,最少的一個月都要磨壞一條褲子。由于長年累月坐在地上打球,靠手撐地移動,每個球員的手上都是厚厚的一層老繭。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寒冷的冬天還是三伏天,她們都要坐在地上來回移動,冷的時候受涼受潮,熱的時候一身痱子。“對于女孩子來說,肯定不容易啊。”有著10年運動生涯的呂紅琴對記者說。
坐式排球:
更快更有力量
坐式排球和排球有什么區別呢?中國女隊主教練張俊告訴記者說,最大的不同是一個能跳一個不能跳。
坐式排球要求球員必須以手為支撐移動,由于球員坐在地上進行攻防,因此網的高度只有1米。此外,坐式排球的移動范圍小,場地的尺寸比較小。但張俊說,這并不意味著坐式排球不如排球精彩,相反,由于移動范圍小,雙方的距離比排球比賽更近,因此球來回的速度更快,來往的回合更多,球的力量也更大。而隊員們常年依靠上肢移動,上肢力量更大,有些球的扣殺力量更足。據介紹,力量訓練是中國隊非常重視的環節,每周都要進行三四次訓練。
“坐式排球套路較少,因此處理球的要求更高。”張俊介紹說,在坐式排球中有一個“抹球”的動作,這個動作在排球中則很少見。“當然坐式排球還是以排球為基礎發展而來的,雙方的共性還是較多。比如球就完全一樣。”張俊說。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張順亭] [編輯: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