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綱要按照《意見》明確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在全面分析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從空間布局、基礎建設、產業發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動計劃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安排。
第二章 發展思路
第一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著力提高旅游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游產業體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發展、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第二節戰略定位
我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
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
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第三節發展目標
到2012年,用3年左右時間打牢基礎,優化環境,落實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謀劃并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旅游基礎設施和特色旅游項目,實現旅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旅游服務質量大幅提高,海南旅游的國際吸引力、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3160萬人天次,旅游總收入314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39%。
到2015年,旅游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游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明顯提高,旅游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4760萬人天次,旅游總收入54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
到2020年,旅游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游服務標準全面接軌,海南旅游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大大提高,旅游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7680萬人天次,旅游總收入124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力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