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媽祖文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1-03-19 08:05

    ?

    ?

      始建于元代、有700多年歷史的海口市中山路天后宮,是海南現存最早的媽祖廟。因為藏在中山路老街里,無論從地面還是空中均已看不到全貌,只有左側小巷里的指示牌提醒人們,這里有一處古跡。

      自古以來,海上航行兇險無常,生死未卜。大約1000多年前,一位善良的福建湄洲女子,被渴望平安的人們演繹成能逢兇化吉的海上保護神———媽祖。從宋至清,媽祖的稱謂一次次被改變:林姑娘、靈惠夫人、天妃、天后。在千年的傳播中,形成于我國東南沿海的媽祖文化也被闖海人帶向世界各地。

      海南島四面環海,島上移民或渡海而來,或以海為生。海南與海洋的深深情結,注定了媽祖文化在這里生根發芽。據有關記載,最晚至元代,海南已有多座媽祖廟,而后明清兩代更是盛行,并延續至今。

      每次出海捕魚,臨高縣調樓鎮的船老大們都要到漁港邊的天后宮上香祈福,祈求海上行船平安,捕撈滿載而歸。這座天后宮,是記者在海南島見過的最高大的一座紀念媽祖的廟宇。它臨海而建,坐落在距海平面約10米的高地上,入廟朝拜須拾級30個臺階,站在廟前向西可望見北部灣上的艘艘漁船。

      站在廟門,但見廟分三進,占地畝余,高逾十米,氣勢不凡。廟內雕龍刻鳳,栩栩如生,楹聯壁畫,功力深厚。守廟的是66歲的老漁民林文香,這位個頭不高的老人身上還有一股海水的味道,飛逝的流光在他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跡,稀疏而泛白的須茬,渾濁而凝重的眼神,讓人感到他經歷的風浪必定不少。

      林文香從船上下來整整10年了,媽祖對他來說是一生的精神寄托,無法再出海捕魚時,他便主動要求到廟內陪伴和守護媽祖。

      林文香說,這座天后宮始建于清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廟中原有很多古老的碑刻和木雕的楹聯,卻都毀于天災人禍中。在過去的漫長歲月中,天后宮災難重重,要么被海盜焚毀,要么受風暴摧殘,廟宇先后經過多次修復和重建,現在的樣子是去年10月重修完畢的,在規模上超越了從前。

      也許可以這么說,調樓漁民現在的天后宮已經喪失它作為文物的歷史價值,但它歷經幾百年而不至于消失,至少能夠說明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種樸素的民間信仰。

      海南最早的媽祖廟在哪里?

      延續千年的媽祖信仰并非空穴來風,但今天大多數朝拜者并不知道媽祖是誰,又是從何時開始信奉的。

      其實,媽祖確有其人,而且有名有姓———林默。她是北宋年間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一位民間女子。相傳在北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27歲的她羽化成仙后,常常“顯靈”救助海上遇難的人們,當地人便建廟供奉,尊稱她為“媽祖”。從宋代到清代,林默先后受到歷代朝廷的30多次褒封和加封,封號從最初北宋宣和五年的“順濟”,南宋的“靈惠夫人”,元代的“天妃”,到清代的“天后”。

      作為海上保護神的媽祖,自宋以后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形成了較廣泛的民間崇拜,并逐漸傳播到沿海各地。明《正德瓊臺志》寫到,最晚在元代,瓊山、萬州、崖州和感恩等地,就已經出現了“天妃廟”。不過,記者根據這些線索尋訪時發現,萬寧、三亞和東方的“天妃廟”已無遺跡,目前尚存的歷史較久遠的是位于海口中山路和白沙門上村的兩座天后宮。

      日本學者小葉田淳的《海南島史》也提到:“海南島最初的天后廟,是元朝時代建在白沙津和海口的。”

      這里提到的海口天后廟,便是今天位于中山路的天后宮。據記載,中山路天后宮始建于元代,占地約1400平方米。700多年間,天后宮歷經多次修葺,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咸豐十年(1860年)。2000年6月15日,海口市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遺憾的是,同年11月,海口市商貿企業改制時,將天后宮當作直管公房抵扣職工安置費,作價90多萬元出售給原中山華僑商場的31名職工,并已辦好過戶手續,使得天后宮成了私人店鋪的倉庫。

      記者日前采訪時想入廟中看個究竟,遭到斷然拒絕。經街坊指點,才知媽祖像被臨時安置到廟旁一間低矮的廂房里,處境頗為凄涼。84歲的當地老居民李愛梅回憶道,從前的天后宮香火很旺,每逢農歷初一、十五,人人都爭著到廟里搶上第一炷香。

      廟里現存一塊明代萬歷年間的“天妃田記”石碑,可惜已斷成兩半,上面記載著該廟地產范圍的文字還清晰可見,看來歷史上的媽祖廟不光靠流動的不穩定的香火錢維持運作,還有固定資產加以保障。

      時過境遷。當初居“瓊郡環處濱海海門一區,猶郡治要津,通南北而便商民者”的中山路天后宮,如今已不再瀕臨港口。雖外觀殘敗,但這座海南最負盛名的天后宮,依舊氣宇不凡。省文體廳文物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亦平對其建筑風格評價甚高:“典型的中國傳統抬梁式結構,而且做工精細,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建筑水平和社會背景,因此非常必要對其采取保護措施。”他透露,目前省文物保護部門正在認真調研,制訂方案,在原地保護或異地重建問題上將作出最終決定。

      海南媽祖廟宇有多少座?

      為了弄清海南島上的媽祖廟宇到底有多少座,記者在查找史料的同時也實地采訪了有關人士。

      研究表明,早在宋元時代,媽祖文化便隨福建或廣東商人落籍海南,他們乘船渡海而來,一定要拜祭媽祖。明萬歷《瓊州府志》寫道:“今渡海往來者,官必告廟行禮,而民必祭卜方行。”每逢媽祖誕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島上大都舉行游神、演戲等活動,春秋二季,年年如此。

      有關海南的各種史書和方志對媽祖廟也多有記載。據考證,整個元代,海南島的媽祖廟僅有5座,明清兩代卻增加了42座,遍布瓊州府的13個州縣;數量最多的是文昌縣,達11座之多,其次是萬寧,有7座。明清時期海南島民信奉媽祖之風由此可見一斑。

      及至近現代,媽祖廟宇在海南有增無減。記者近期實地調查得知,僅海口新埠島就有天后宮6座,而在臨高的調樓和新盈等沿海鄉鎮,有的村子甚至有兩三座媽祖廟。其實,在海南島只要是有港口、碼頭和商埠的沿海地區就有媽祖廟,數量之多估計超過100座。

      明清兩代,海南許多建在港口要津的媽祖廟,本身也是來瓊閩粵商人聯誼經商的會館。如海口海甸島白沙門上村的天后宮,就是福建漳泉會館。

      白沙門上村天后宮共有三進,前門石匾刻有 “天后宮”三個楷體大字尚可辨認,落款為重修時間———嘉慶十八年(1813年)。該廟其余部分已經基本坍塌,不過現存的橫梁上的雕刻技藝十分精湛,讓人嘆為觀止。看廟的陳阿婆感嘆道,這里的香火已經大不如從前了,想重修也不行,因為按規劃這里馬上要修路。其實,白沙門上村原來還另有2座天后宮,遺址尚在,但廟已不存。

      海南島的媽祖廟為何如此之多?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認為,海南島四面環海,而且是個移民島,沿海居民大多數以海洋捕撈和航運為生。對于外來的閩粵移民,他們相信是在媽祖的保佑下才安全抵達海南的,本來就有民間信仰的根基;對于靠海維持生計的人們,媽祖就是他們的海上保護神。加上大量有關媽祖“顯靈”的傳說,導致自宋至清朝廷多次頒旨冊封媽祖各種稱號,更加堅定了媽祖民間信仰的廣泛性。

      媽祖信仰為何盛行海南?

      有學者研究認為,媽祖文化在海南的傳播以明清兩代最為興盛。

      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王元林博士,對明清時期海南島的媽祖信仰現象進行系統梳理時發現:在兩代新建和重修媽祖廟宇的活動中,有確切姓名記載的近70人,其中政府官員有58人,他們大多數是當地的縣令、知縣;商人參與建廟的也近10人,他們大都是外來經商者。如定安縣中街東向的天后廟,便是明萬歷年間由廣府南順新三邑(廣東南海、順德和新會三縣)商民創建;萬州朝陽街的媽祖廟,一由五邑(鶴山、臺山、恩平、開平和新會)客商所建,另一由潮州客商倡建。

      由此可見,“政府官員成為媽祖信仰在海南島上發展的主體,而商人則是推動海南島媽祖信仰的另一支重要的力量。”不過,王元林認為,明清時期媽祖信仰在海南島的盛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當時海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從宋元開始,我國的海上交通和貿易迅速發展,海南作為海上航運要地,以及本身擁有的珍貴熱帶作物貨源和海產品,吸引了大量商賈。隨著海運經濟的發展,歷來信仰媽祖的閩粵商家便大興媽祖廟,這種媽祖廟與商家之間的互動關系,促使民眾更加信仰媽祖。

      瓊海嘉積萬泉河畔有個大溪頭村,大溪頭村口附近有個碼頭,碼頭右邊有座“南天圣娘廟”,廟里供的正是媽祖。村民劉家權稱已不知該廟建于何時,總之已經歷了幾個朝代。廟最早是由從大陸渡海來做買賣的船老大修建的,后來專事碼頭搬運的大溪頭人也到廟里朝拜。到了現代,外地商船漸漸少了,直至不再有人打理,大溪頭人便接過手來,當作本村的廟宇加以維護管理,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還先后進行2次較大規模的維修。

      如今的“南天圣娘廟”是大溪頭村及附近居民求子、求財、求平安和求姻緣的去處,看來媽祖已經不僅是其原先單純的海上保護神形象了。

      明清兩代也是漢族移民上島的高峰期。王元林研究認為,明清上島移民主要來自兩廣、福建和江南一帶,尤其是與媽祖同鄉的福建人,本就信仰媽祖,他們的到來為媽祖信仰在海南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民眾基礎。此外,明清時期海南屢遭海盜侵擾,政府官員和民眾都寄望媽祖來庇佑他們的生命財產,加上當時一些媽祖“顯靈”的傳說,更加讓人信賴媽祖是無所不能的。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  ] [作者:] [編輯:王怡]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yellow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a一级爱做片免费| 2021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免费| 男人边吃奶边做边爱完整|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 吃奶摸下激烈免费视频免费|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污网址在线观看| 日本动漫黄观看免费网站|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影视|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黄色片|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8x8x华人永久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欧美free激情野战hd|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久久久久97| 2023av在线播放| 热久久99影院|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