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外宣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門從今年4月中旬起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為期2個月的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新華網4月13日)
?
筆者認為,針對日益猖獗的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國家四部門聯合出臺強硬措施進行專項整治很有必要,筆者堅信這次專項整治行動必然會取得輝煌成果。但只開展為期2個月運動式的整治行動,顯然難以從根本上消除存在已久的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即風暴過后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很可能會死灰復燃,甚至再次達到瘋狂的地步。因此,要想消滅“網絡水軍”,徹底阻斷其傳播途徑,規范網絡傳播秩序和網絡公關行為,遏制非法網絡公關猖獗勢頭,構建規范有序、文明誠信的網絡環境,必須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必須進行日常化治理。
那么,到底如何建立治理非法網絡公關長效機制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一是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首先要有法可依。在管理互聯網方面,我國沿用至今的是2000年9月國務院出臺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其中對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危害國家安全、散布淫穢、色情等違法信息作出了規定,但對于非法網絡公關行為這一“新事物”缺乏相關條文制約。
打擊非法網絡公關行為需要依照哪種法律法規進行定性,對其采取的懲處措施也相應難以明確。因此,必須及時制定或修訂、完善一套新的制度,以適應當前和將來的形勢。這套制度還要與《刑法》、保護名譽權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反不正當競爭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廣告法》等法律相銜接,對網民發表合法、真實的意見、建議和批評,還應依法得到充分保護。
二是要抓好落實抓好基礎管理和源頭治理。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建立了,必須嚴格執行,必須抓落實,以維護法律的權威。非法網絡公關行為的出現,是利益驅動的產物。只要有利可圖,只要稍微松懈,就會有人去冒險。因此,僅指靠兩個月的專項行動絕不會從根本得到消除非法網絡公關行為。
專項行動過后,如果不加強日常化管理,如果不長期堅持下去,如果不從源頭上治理,一些人很快會打著“網絡營銷”或“網絡公關”的幌子,以經濟利益為誘餌,雇傭大量人員,從網絡輿論監控,前期策劃,到組織發帖、跟帖、刪帖,形成操縱輿論的利益鏈條的。因此,必須把集中整治行動和加強日常監管結合起來,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好基礎管理和源頭治理,著力建立健全治理非法網絡公關行為的長效機制。
三是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依法查處非法網絡公關行為。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對社會危害巨大,如果任其泛濫,那是對互聯網文明和社會誠信的嚴重侵蝕,也是對互聯網開放、平等理念的褻瀆。“網絡水軍”利用虛假信息、偏激言論進行商業炒作,嚴重干擾網絡輿論,危害網絡秩序,損害互聯網公信力,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如果任由其泛濫,必將損害中國互聯網的長遠發展,損害中國經濟建設的輿論環境。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握政策、依法查處,對商業競爭領域的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及其策劃者、組織者進行精確打擊,優化我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輿論環境。另外,還要依靠廣大網民的積極參與監督。數億網民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堅實依托,創造互聯網的良好氛圍,只有通過網民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