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得勝沙:海口的“凱旋門”[組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1-09-05 12:53


    海口得勝沙冼太夫人紀念館。


      凝固的記憶

      歷史的車輪沒有帶走這一席繁華,凝固的記憶,為海島人民留下了曾經的喧囂與熱鬧。

      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沉淀的歷史。作為現今國內騎樓建筑保留規(guī)模最大、極富中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海口的騎樓老街無疑成為人們對海口文化變遷記憶的生動載體,得勝沙的騎樓下亦沉淀著昔日凱旋門外的點點滴滴。

      漫步騎樓街區(qū),或許你對滿街的方言片語不懂,但滿街涵蓋著的歷史、建筑、藝術、園林,若肯留心,可見處處彰顯聲色。外表看似斑駁古拙的騎樓,待仔細欣賞便不難發(fā)現這些建筑上所布滿的優(yōu)雅、洋派的裝束。柱廊、敝廊、尖頂、雕花門窗和百葉窗,無不顯示其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南洋華僑的愛國熱情。

      這里有海南華僑的印記,據《海口文史資料》記載,原粵軍第一軍獨立旅旅長兼任瓊崖善后處處長的鄧本殷為搞好市政建設,誠邀海外華僑回鄉(xiāng)投資建房。“這批瓊籍歸國華僑,因為衣錦榮歸或落葉歸根,回到海口后紛紛效仿南洋建筑風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騎樓式的建筑。”“僅二年,爭相修建有騎樓的新式樓房計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煥然一新。”

      得勝沙老街的騎樓,一般是兩層,也有少數三四層,最為特殊的要數“五層樓”了,曾經的燈紅酒綠或許值得紀念,然還有一份溫暖實在讓人掛懷。一位作家曾寫道“在國外,一個祖籍海南的老人問我,五層樓還在嗎,話里的口氣,像問候鄉(xiāng)音久絕的一位親人”。騎樓儼然成了海南僑鄉(xiāng)文化的歷史,承載著一代海南華僑的濃郁鄉(xiāng)情,打開騎樓每一扇門,你能說它里面沒有隱含著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

      這里也有得勝沙老街自己的印記。“耆耄鐘樓見滄桑,得勝沙有"第一關";……海南的老街海南的魂,海南的騎樓代代傳”。騎樓,不僅僅是一代人的記憶,更是一條老街自己的時代印記,雖歷經滄桑,卻依舊傲立,現代化的城市淹沒不了這座老城的風骨。

      得勝沙,曾經的輝煌,是每個經歷它的人心里永遠的“凱旋”。由凱旋而來,一時繁華,老騎樓終于留下它的印記,任百年歷史在其樓下靜靜流淌……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海南日報] [作者:周娟 周泉根 李幸璜] [編輯:李昕昕]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