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文化強省,海南省政府濃墨重彩地推行了文化體制改革,而民間的文學藝術界人士也在通過各種文藝作品不遺余力地在推廣著海南文化。除此之外,還有一塊特殊的平臺和一群特殊的文化“推手”,就是互聯網。
海南網友微博助力海南。網絡截屏
海口網9月6日消息??文化,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靈魂。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海南的文化建設獲得長足發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礎差,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取得的成就相比顯得相對滯后,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弱省。為了打造文化強省,海南省政府濃墨重彩地推行了文化體制改革,而民間的文學藝術界人士也在通過各種文藝作品不遺余力地在推廣著海南文化。除了這些傳統的途徑外,還有一塊特殊的平臺和一群特殊的文化“推手”,也如春雨潤物一般,在無聲無息中將海南的本土文化滲透式地傳播著,這就是互聯網。
微博中,他們推介海南
微博,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網絡平臺之一。平民化、信息量大,傳遞速度快等等優點使得微博成為一個最熱門的網絡傳播窗口。海南有一批熱心的網民,有意或無意,也開始利用這個窗口推介著海南本土的文化。
今晚8時許,記者在新浪微博里輸入“海南”進行搜索,得到了278萬條搜索結果。其中,有許多介紹海南本土文化的內容。像網友“UnicornsHu”,就直接從土豆原創網上摘錄了一段名為《中國最大的日曬鹽場——海南鶯歌海鹽田》的視頻,上傳到自己的新浪微博里,用動感的畫面向網友介紹海南本土文化。
除了視頻外,網友們還喜歡用圖片和文字推介海南。今晚10時30分網友“秋水西貝”發表了一條有關海南香的微博:北宋初,丁謂流放海南,將海南香分成四名十四狀,肯定海南之香。南宋時,范成大更加贊譽海南香,稱其“香氣皆清淑如蓮花,梅英,鵝梨,蜜脾之類,焚一博投許,芬翳彌室,翻之四面皆香,至煤燼氣不焦,此海南香之辯也。這是一名山西的網友,他的介紹,不僅使他的粉絲對海南香有所了解,也讓其他對海南本土文化感興趣的網友對海南多了一些了解。
更有熱心的網友,把自己的微博打造成一個專門推介海南本土文化的頻道。網友“樂活海口”,幾乎每天保持發博十幾條的頻率,內容全是有關海南的話題,涉及瓊島的天氣、美食、美景、方言等。“如果你在海口長大或者生活過,那你一定去過或者至少聽說過這家小店——廣利云吞。小店位于解放西老城區的打鐵街,鋪面不足10平米。當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來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人提起它的時候卻是一臉陶醉,決不吝嗇各種華麗美好的形容詞。吃貨們趕緊行動起來吧!”這是“樂活海口”昨天享受了海南美食后隨手發的一條微博。在與記者QQ聊天時,這位在萬寧土生土長的博主說,以前與外地的網友交流時,人家一聽到自己是海南人總會問這里有什么,“做為一個海南人,覺得自己有義務為自己的故鄉做下宣傳,就選定了微博這個平臺。”
海南本地的傳統媒體也開始注重微博的傳播力量。“宋氏家族揚名世界,于是人們熱情潛挖這個家族奠基人宋耀如的身世,以至于有關他祖籍的說法,就有山西與河南兩種——宋耀如:祖籍山西還是河南?”這是海南周刊今天在新浪微博里更新的內容之一。這個微博是海南日報《海南周刊》的新浪微博。這個窗口讓不少網友分享了海南本地的民族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和紅色文化。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許春媚]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