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文化強省,海南省政府濃墨重彩地推行了文化體制改革,而民間的文學藝術界人士也在通過各種文藝作品不遺余力地在推廣著海南文化。除此之外,還有一塊特殊的平臺和一群特殊的文化“推手”,就是互聯網。
論壇上,他們助力海南
在網絡上的各大論壇里,也活躍著一批海南本土文化推手,比如著名的網友“青龍劍”。這位本名沈志成的天津人,從單位內退后,在8年時間內6次環游海南島,自費游歷了海南18個市縣的旅游景點和歷史文化遺跡。一個偶然的機會,沈志成走進了網絡世界。2003年9月,他擔任人民網《海南視窗:瓊州史話》版主,隨后又在2005年8月,擔任海南在線《海南一家:瓊崖史志》首席版主。期間,他結識眾多網友,文史知識方面收獲很大,先后發表原創帖子600余篇。而他的網名“青龍劍”也從此揚名——他以網絡論壇為載體,讓許多網友了解海南山山水水、大力宣傳海南文化遺產,向世人證明海南不是“文化沙漠”。
繼“青龍劍”之后,在這些熱門論壇里,還有許多網友用各種方式在傳播著海南的本土文化,比如海南方言。在百度里搜索“海南話考試”,可以搜索到一個名為“色水仔”的網友在天涯論壇里發表的一個帖子《2011年度海南話八級考試試卷》。“甲:魯兩個去爹溜,打獎無溜?乙:我能無去。丙:無相干,我飼牛啵見嘛?請問甲是哪里人?乙是哪里人?丙是哪里人?A.甲(海口)丙(文昌)乙(定安)B.甲(文昌)丙(澄邁)乙(海口)C.甲(瓊海)丙(海口)乙(定安)D.甲(瓊)丙(萬寧)乙(澄邁)”這是從色水仔發布內容中摘取的一小段。許多網友將“色水仔”發布的帖子內容分段摘發到各個論壇還有微博中。這種有趣的方式也引起了許多網友對海南方言的關注。一名90后的網友在微博中轉發之后留言:“以前我在家里不是很愛講海南話,現在看到這些試題后引起了我研究和學習海南話的沖動。”
除了天涯社區外,在南海網陽光島社區論壇里也活躍著這樣一批“推手”。比如在老家海南版,網友“剛峰先生”就上傳了一系列自己關于海南民間歷史的研究,諸如《文天祥遣散在天涯海角的后裔們》、《蘇東坡來海南的前后故事》、《在線開講:尋找元皇子泡青梅的歷史遺跡》等。一些對海南本土文化有興趣的網友也發帖討論海南民間的一些傳統習俗文化。如網友“楓葉GG”就發帖關注清明節海南為什么不允許女性去掃墓的原因,引發網友討論,使海南的本土文化得到追溯與傳播。
越來越開放的海南,與島外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和緊密。曾經有人對此表示憂慮,認為大量外來文化的沖擊會同化、弱化海南本土文化,甚至使海南某些本土文化在90后這些新生群體中消亡。然而在網絡力量越來越強盛的今天,眾多網民對海南本土文化的關注以及熱心網友的追溯傳播,為海南本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許春媚] [編輯:謝軍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