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1日消息?家長牽著孩子闖紅燈,在孩子面前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這些常見的場景落入孩子眼中,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當孩子發現,最信任的爸爸媽媽突然成了“反面典型”,又會如何?近日,在不文明行為曝光臺上,經常有家長帶孩子闖紅燈、帶孩子隨地解手等場景。由家長領跑的這些不文明行為引起了教育專家的關注,專家稱,家長的不文明舉止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
?
記者目擊:家長帶著孩子闖紅燈
斑馬線對面亮起了紅燈,孩子猶豫了一下,不敢邁步。一位老人拉著她的小手,催促說“走吧走吧”,滿不在乎地橫穿馬路。爭分奪秒帶著孩子過馬路的家長還真不少見。這是10月18日上午11點多,記者在新華南路與解放西路交叉口看到的場景。
記者發現,位于海府路上的幾所小學和幼兒園,每天放學時,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總是將門前道路堵得水泄不通,馬路兩側的人行道上也停滿了車,有些車輛在離開時為了搶先一步而互不相讓。
據一些交警介紹,他們在路面執勤時,經常會抓到開汽車闖紅燈、駕電動車闖紅燈者,車主居然還振振有詞地說,要趕時間送孩子上學。
這種現象背后有一串沉重的數字。據不完統計,全國平均每天交通事故死亡400余人,其中8%左右是學生,相當于每天消失1個班的學生。
?
孩子心聲:家長不文明讓我難為情
文明舉止與建設國際旅游島息息相關。目前,我省一些中小學校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文明禮儀宣傳。一些中小學生表示,成年人文明行為的欠缺和交通意識的淡薄讓他們吃驚。海口四中一名學生在博文里寫道,“以前這方面我也不太留意,今天看到了好些這種現象,我都不敢想我爸媽平常過馬路是不是也這樣沒教養,如果是,真是太丟臉了。”
“有時候成年人常用道理和標準來要求孩子,自己卻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希望那些成年人,在每次亂穿馬路之前,想一想,自己的行為是否影響了自己和別人的孩子。”海口一中的小羅同學說,她和同學在做社會調查時發現,在龍華路密集的車流下,還是有人“大無畏”地向前走。“很多大人毫不理會我們的安全提示,根本不聽我們說的,我覺得他們素質真夠差的。”
老師苦惱:家長不良行為狙擊學校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不少中小學老師向記者反映,許多家長的不文明行為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使學校教育遭遇尷尬。
老師們普遍反映,家長行為中的誠信缺失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誠信教育的效果。一位老師告訴記者,有一次,當他要求小學生們列舉出身邊幾種不講誠信的事情時,竟有40%的同學列舉出一件或者幾件發生在父母身上的事例。包括平時對孩子說謊話,在日常生活中不履行承諾等。
這位老師說,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是中小學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部分家長“言傳身教”的失誤,在不停地破壞學校教育的戰果。
在采訪中,多數老師表示,父母不僅應該教育孩子講文明、講道德,而且一定要言行一致,為孩子做好的表率。
?
專家觀點:家長無視規則影響惡劣
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特級教師林澤龍認為,對孩子來說,家長的行動比語言的影響更大,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在模仿家長。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日常生活習慣、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影響是極大的,再好的學校教育都無法彌補家長不良行為的影響。家長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從各方面以身作則。然而,一些家長并沒有意識到自身行為欠佳。比如有些人以不按規則辦事為榮,認為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證明自己擁有特權。有的家長帶孩子闖紅燈,是在以行動暗示,規則是可以不遵守的。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對孩子人格的形成、行為習慣的影響是巨大的。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無視社會規則的毛病。
林澤龍說,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需要一流的公民素質,需要一流的道德支撐。硬件建設固然重要,軟件建設更重要。家長們在孩子面前,務必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孩子培養得好,就是建功國際旅游島。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國都市報] [作者:許欣] [編輯:李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