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火箭
“一箭多星關”:所謂一箭多星是指用一枚火箭同時發射多顆衛星。這種發射有兩種方式:在大多數情況下,多星軌道基本相同;另一種情況是把衛星分別送入不同軌道。我國是1981年9月20日用風暴火箭一下發射三顆衛星,當時發射成功后《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評論員文章說:“三星高照”中國人特別高興的一些話。我們高興就有人著急,美國人就特別著急,他著急是擔心中國導彈的分導技術是不是過了關。我們知道,一枚火箭推三顆衛星如改為三個核彈頭到不同軌道各放一顆,那太可怕了,現在攔一顆導彈都那么費勁,攔三顆可想而知了。美國人在探聽我們的底細,中國人的分導技術到底過了沒有。我們的分導技術當時是沒有過關的。分導技術是指在不同軌道上各發射一顆衛星。我們當時是想把衛星分別送入不同軌道的,可是在發射時同一個軌道上一下子發射了三顆衛星。
我們當時很想和美國交流一下,交流我們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所以我們作好了與美國交流的各項準備。我們正在準備與美國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的一位參與這項工作的科研人員,把我們衛星發射情況在《北京晚報》上刊登了一條消息,把發射衛星的數據公布了出來,報道說“三顆衛星運行軌道大致相同(第一句話就漏陷了),距地球最近點240Km,最遠點1620 Km,運行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夾角為59.5о,環繞地球的飛行時間為103分鐘,工作頻率40-160兆赫茲?!?美國記者把這一消息及時發回了國內,美國人看到這一消息當時決定取消交流,不給你交流了,已經知道你沒有過這一關,一但交流說走了嘴,還不如不交流的好。這說明什么?高科技應保守秘密,不保守秘密產生的后果和影響太大了?,F在我們一箭多星技術非常成熟了,一箭兩星,三星,四星,五星都沒問題。目前我國能做到一枚火箭同時發射10個分彈頭技術。
運載火箭技術與彈道導彈技術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最重要的軍事意義,就是可以為導彈多彈頭技術打下一定的基礎。當前,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導彈防御系統的建設,而多彈頭技術是突破導彈防御系統的最好辦法。一枚導彈如果裝載多枚彈頭,它就可以同時攻擊敵方不同的目標,并能有效躲過敵方對導彈的攔截,使敵方顧此失彼、防不勝防。顯然,在導彈有效載荷不變的前提下,眾多的子彈頭變成了一個個令導彈防御系統防不勝防的“小精靈”,成為對付導彈防御系統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有關研究也證明,當彈頭數為5到15個時,導彈的突防概率趨近于1,也就是說導彈攔截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當然,掌握“一箭多星”技術并不等于就掌握了多彈頭技術。印度的“一箭十星”也并不代表著多彈頭技術的成熟,“一箭多星”只是多彈頭技術的前奏曲。對于印度而言,掌握“一箭多星”技術,很好地映射了潛在的多彈頭技術的應用。但是和“一箭多星”相比,多彈頭技術更加難以掌握。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鄭克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