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偉留下什么
“王亞偉最終還是要離開,就像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其實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并無意外之處。
王亞偉的一位老同事感嘆,這份工作他已做了十多年了。在眾多出走私募的老牌基金經理眼中,王亞偉本已是個特例。
既然是這樣一個充滿光環的“神話”型人才,而他管理的兩只基金資產總規模僅72億元,從常理看似乎大材小用。但華夏基金為了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此前不愿做任何冒險,例如打開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的申購。王亞偉更像被“困”其中。
如今,在和股東一系列較量后,華夏基金管理層已更沒有必要冒險。王亞偉亦不能砸掉自己的招牌,急流勇退或是最好的出路。
其實,王亞偉已經是在尋找最安全的降落法。2010年7月,他即宣布不再擔任華夏基金投委會主席,而去年以來,關于他離職的傳聞數次甚囂塵上,到最近的一次,不少業內人士已是審美疲勞。
一位熟識王亞偉的基金經理認為,他最可能的選擇是,短期內“人間蒸發”一段時間,或休息或出國,總之不再出現在國內公眾的視線中。
華夏基金舊將郭樹強轉做天弘基金總經理時,業內既有傳言,天津方面承諾華夏管理層股權,王亞偉、范勇宏也會先后加盟天弘基金再造一個小華夏。但如此激進的“對抗”式退出,在一向傳統的證監會監管體制下,似乎不太可能。
而天弘基金內部人士則表示,郭樹強來到天弘后曾稱并做到了,“公司不盈利我即不拿獎金”,干勁十足,并無任何要讓位之像。
王亞偉離開公募最大的平臺而繼續留在公募界已不合常理。
去年以來,他將轉投中信產業基金的消息也數次傳出。但中信產業基金相關人士明確對記者表示,無此可能。
雖然中信證券與范勇宏關系僵硬,但無論是中信證券還是中信集團高層都有人對王亞偉均頗為賞識,亦有過傳聞,王亞偉將留在中信集團。但提及當年范勇宏對王亞偉的知遇之恩,華夏基金內部人士也認為,這種說法沒有可能。除非,二人關系并非外界所想那般牢固。
2011年,從紐約還傳來過消息,范勇宏和王亞偉都常來往于中美,曾在華爾街尋找資金,欲引資投資A股。但這種傳言,尚需證實。
王亞偉亦在2009年僅有的一次媒體采訪中表露過,不會離開公募,“如果我的投資風格確實無法再適應公募基金發展的要求,我也只能考慮其它的發展路徑。”
今年在證監會積極推進的退市制度、新股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中,二級市場的投資氛圍甚至游戲規則正在發生大變化,低估值藍籌行情大有卷土重來之勢,而王亞偉的投資常以中小盤股、重組股出奇制勝。有基金經理曾研究過王亞偉的投資,他基本不依賴于擇時,但深諳A股過去的游戲規則,和產業資本一起賺重組股的大錢。如今看來,重組概念已是末路狂歡。
在國內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一直是特例:從不打開申購、規模穩定、常得業績冠軍、機構投資者甚至有傳言監管部門官員投資其中,如今,這個時代即將結束。
對于公募基金業,多年來,王亞偉更像是一個符號。他僅管理著不到百億的資產,雖然業績持續領先同行,但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不能投資其中。
在監管部門眼中,公募基金經理的使命并不僅僅是在二級市場博弈中為投資人賺到超額收益,促進上市公司發展、帶動整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價值或意義更大。
少了某個人或某個符號,基金行業并不會傷筋動骨。但是,行業的發展已經急需制度的變革,公募基金業未來的出路在人,但不在某個人。如何讓更多優秀的人留下,同時為更多投資人創造業績,這些或是未來王亞偉留給這個行業最迫切的問題。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經濟觀察網] [作者:] [編輯:聶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