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海鵬
姓名:景海鵬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6年10月
民族:漢族
籍貫:山西運城人
政治面貌:共產黨員
學歷:雙學士
家庭成員:妻子張萍、兒子景宇飛
簡歷: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軍銜,中國首批航天員。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六等機種,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榮獲“英雄航天員”稱號。
成長精力
景海鵬的家鄉,山西運城,是關云長的故鄉。景家出了一個飛行員,是村子里最驕傲的事情。記者連日來多次聯系景海鵬的至親,體味到這位宇航員從小就與天空結下不解情緣。
院子門楣上就寫著“凌云”
巧是巧。景海鵬老家院子的門楣上,刻著兩個字———“凌云”,而這個院子在景海鵬15歲時就已經建成。
景海鵬的弟弟景海龍說,“凌云”還緣于哥哥名字的“鵬”字。哥哥被取名為“海鵬”,意在希望其能“鵬程萬里”。建這個院子的時候,依然依著“鵬”字,取了“凌云”,寄托著這個家庭“望子成龍”的期望。
景海龍說,小學時,哥哥在運城中學宣傳欄看到飛行員穿著軍裝,身材筆直、威武雄壯,即被吸引,之后對父親說,自己將來也要做一名飛行員,遨游藍天。
圓夢并不容易。景海鵬中學時第一次參加招飛就因身體原因落選。而當時因家里貧困難以為繼,景海鵬的父親景靠喜甚至想讓景海鵬退學。后來父母心疼兒子,決定讓他再讀1年,景海鵬當著父母的面立下了“軍令狀”。
就在“凌云”院子落成后3年,名字中帶著“鵬”的景海鵬再次參加飛行員招考,終獲成功。
不愛“說話”愛“琢磨”
景海龍對哥哥的一則故事記憶深刻。因為家里窮,父親為了供孩子上學,白天上班,晚上還做兼職“扎笤帚”賣錢。“扎笤帚”是純粹的體力活,于是父親就買了一個收音機解悶。后來,收音機的按鈕壞了,父親也只好把它扔在一邊,沒顧上去修理,更沒舍得再買個新的。有一天,景海鵬當著父親的面,旋轉收音機的按鈕,收音機里竟然傳來熟悉的播音聲,父親一下子樂了。原來是小海鵬自己琢磨著竟然把收音機修好了。
“哥哥從小就不愛說話,性格比較靦腆,但是喜歡‘琢磨’,做事情也穩重。”景海龍這樣評價大自己兩歲的哥哥。景靠喜也說,“穩重”是景海鵬的一大優點,而他的另一大優點就是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韌勁。景海鵬小時候喜歡打籃球,但個子不高,老師說他不能當主力,可景海鵬找準了機會就上場。結果,這個坐冷板凳的小伙子,成了籃球隊主力,直到現在,他仍是航天員中的籃球“鋼鐵前鋒”。
一個顧大家,一個顧小家
從景海鵬當飛行員開始,家里見到景海鵬的機會就少之又少。景海鵬的媽媽王珍玲說,自己已經3年沒有看到兒子,但是兒子經常給家里打電話,問問父母的身體情況。最近一次電話,還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前。
電話里,從未提及訓練,也從來不說苦,家里人也從不主動給他打電話,“讓他專心訓練,怕打了電話,他以為家里有什么事呢,那不好。”景靠喜言語樸實。面對記者,景靠喜和王珍玲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感謝“國家培養”。弟弟景海龍說得真切,自從哥哥當了飛行員,哥倆就形成了默契“哥哥顧大家,弟弟顧小家”。他總是跟哥哥說,“你放心訓練,家里一切有我照顧。”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