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舉辦七屆、即將奏響“第八樂章”的泛珠大會,務實推動了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的合作與發展——
時間欣喜地告訴我們,已成功舉辦七屆的泛珠大會,即將迎來新的篇章。
11月28日至12月2日,第八屆泛珠大會將在海南舉行。“兩廣兩南加閩贛,香港澳門云貴川”,“9+2”各方紛紛將以龐大的陣容參與第八屆泛珠大會,尋求合作共贏。
泛珠大會自2004年誕生以來,不斷成長壯大,并日益散發耀眼的成熟光環。借力泛珠大會平臺,泛珠各方的務實高效合作精彩紛呈,深度和廣度不斷延伸,不斷釋放出合作發展的新能量。
大平臺,務實高效促合作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以及泛珠大會的出現,有其歷史的必然。
一手是優勢。香港是國際性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澳門與葡語系國家關系密切,是著名的旅游、娛樂城市;廣東是世界上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其他省區既是多個產業“單項冠軍”,又擁有遼闊的腹地、市場和豐富的資源等。“9+2”產業差異明顯,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的潛力大。
一手是需求。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國將與東盟10年內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積極推動亞洲合作的新形勢下,港澳要進一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實現新的繁榮和發展,必須擴大發展腹地;大珠三角要適應新一輪發展的需要,必須依托新的發展平臺。
有鑒于此,2003年廣東提出“泛珠三角”構想,當即受到了區域內各方的歡迎。各方期待借助平臺促進合作,泛珠大會由此應運而生。通過采取“聯合主辦、輪流承辦”的方式,泛珠各方自2004年起已在粵港澳、四川、云南、湖南、廣西、福建、江西先后成功舉辦了七屆泛珠大會。
綜觀不少區域合作平臺,未能發揮促進合作作用的并不少見。人們高興地看到,自首屆泛珠大會舉行以來,“務實”成為了大會的靈魂。
首屆泛珠大會建立了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制度等,搭建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和泛珠三角經貿合作洽談會兩個重要平臺;第二屆泛珠大會確立了泛珠三角區域首長聯席會議秘書處行政機構,使區域合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1+1”、“1+X”高層對話活動等相繼推出,加深了各省區之間合作;第八屆泛珠大會創新辦會模式,首次將大會分為兩階段進行,增加了招商推介和項目對接、名優產品展銷會等內容,推動了務實合作……
成長,換來了更多的收獲。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秘書長唐豪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第一屆至第七屆泛珠經貿洽談會累計簽約重要項目超過1.7萬個,總金額超過2.6萬億元。2011年,泛珠內地九省區生產總值達15.2萬億元,增幅超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約占全國生產總值的32%。
分梯度,高處破題顯合作張力
在一些專家眼中,不少區域合作“馬力”不夠,問題在于這些區域實際意義上的資源整合未展開,行政區劃的分割沒有打破,統一的區域大市場和事實上的合作框架沒有形成。
合作需要打破分割,道理人人明白,但真正做到難度不小。意識到區域協調重要性的泛珠各方,積極借助泛珠合作與發展論壇、高層對話活動等推進合作。
進入泛珠各省區黨政高層視野的區域協調機制,給了泛珠合作難以估量的生命力。
在區域經濟合作中,政府不應停留在為企業間的投資合作牽線搭橋,更重要的是為區域發展和合作進行總體規劃和統籌協調。經過泛珠各方協商,“9+2”政府領導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綱要》以及交通、能源、科技、信息化、環保等專項規劃紛紛出臺。
各省區政府層面、部門層面的區域協調動作更是不斷。以海南為例,自2004年以來,海南先后與廣東、福建、貴州、江西分別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與廣西簽署了深化合作會談紀要,明確了省區間深化合作重點內容和共同采取的措施,還與“9+2”25個部門簽署了合作協議,涵蓋了農業、工業、交通、旅游、能源、科教文化、醫療衛生、金融等領域。
高層協調等帶來的多處破題,讓泛珠合作不斷開疆辟土??鐓^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公路、鐵路、航道、航空全面開花,武廣、福廈高鐵等建成通車,桂林至廣州等高速公路陸續建成通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執法合作、通關協作等成果不斷;醫療、衛生、教育、警務等社會事業合作不斷深化,異地就醫結算、教育資源共享等相繼實現;旅游等產業分工合作得到深化,泛珠內地九省(區)省會城市全部開通赴港澳個人自由行等。
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泛珠合作領域已從2004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中確定的基礎設施、產業與投資、商務與貿易、旅游、農業、科教文化等十大領域拓展到工商、海關、計生、研究機構和媒體等諸多領域。
抓項目,差異化合作漸趨深化
合作成功不僅依賴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政府作為同樣不可或缺,有形、無形之手握在一起方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是泛珠合作的初衷。記者近日采訪一些曾參加過泛珠大會的企業家,他們紛紛感嘆,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僅靠自己的力量,能在這么短時間內了解到這么多的信息,接觸這么多的企業,認識這么多的政府官員,獲得如此大的商機。
數字,證實了泛珠大會的商機。歷屆泛珠大會經貿成果,均頗為豐厚。其中第一屆便共簽訂了合作項目847個,簽約金額2926億元。這些簽約項目涉及制造業、基礎設施、旅游開發、交通運輸、物流倉儲、電子信息、節能環保、高新技術等領域。
立足差異化,借助項目,除交通等領域合作外,泛珠各方的產業分工合作日益深化。
產業轉移與合作加快,閩粵港澳等省(區)企業積極“走出去”發展。在海南,截至今年8月,海南設立港資企業6170家,實際利用外資98.1億美元;廣東在瓊工作的各界人士有200多萬人,投資企業超過1200家,累計總投資額1150多億元?!笆晃濉逼陂g,香港、澳門通過泛珠經貿洽談會,與內地合作各方累計簽約項目1766個,簽約金額近2000億元。
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得到推進。云南與深圳共建的昆明深圳工業園、衡陽和深圳共建的衡陽深圳工業園、湘西與廣州共建的湘西廣州工業園、廣西與廣東共建的廣西憑祥廣東工業園、江西與香港共建的贛州香港工業園順利建成,入園企業不斷增多。
旅游業、農林牧漁業等合作不斷深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等得到加強。其中在農業上,2004年以來,僅廣東農業企業與泛珠區域省(區)簽訂的農業合作項目就超1000個。
新起點,共促轉型升級
把握時代脈搏,結合自身優勢,優化各方發展,是泛珠各方的合作追求。
為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泛珠合作開展以來,合作各方高起點謀劃泛珠區域未來發展,積極推動泛珠區域內國家區域戰略實施的重點地區發展。泛珠區域內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配套改革試驗區、海峽西岸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海南國際旅游島、成渝經濟區和云南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等功能區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經濟區的建設均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等,對于泛珠各方而言是一大機遇。泛珠各方積極拓展與東盟、臺灣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拓展了泛珠合作發展空間。廣西全力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全力打造服務泛珠、對接東盟的重要平臺。廣西、云南等加快推進建設連接東盟的國際大通道。
黨的十八大剛剛勝利閉幕。唐豪表示,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這為深化泛珠區域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泛珠(9+2)區域合作各方將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全面深化泛珠合作,共促轉型升級,加快提升泛珠區域整體國際競爭力。
“十二五”時期是泛珠合作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時期。圍繞發展與和諧的主題,泛珠各方將突出區域內自主創新、優化結構、節約資源、創新體制等的合作;注重民生、生態、環保和社會事業的合作;進一步提升合作品牌,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等。
藍圖絢麗。更美的合作未來,正在招手呼喚。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