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經濟全球化的狂潮早已洗滌了整個世界,這個星球越來越像個地球村,國際市場也越來越趨向一體化,綜合實力的競爭越來越明顯地依賴區域和規模的優勢。國際競爭產生了歐盟、東盟、非盟等,雖說合作深度不一,但都展示了“走向一體”的趨勢,在國內,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等經濟圈的形成,不僅是各省市自身發展的合力,更是形成了一個個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經濟共同體”,這里面,泛珠三角區域以覆蓋我國1/5國土、1/3人口、占GDP總量的3成,并囊括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優勢,顯得尤其引人矚目。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西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基本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泛珠三角區域由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等九省(區)政府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構成,橫跨東中西部,聚合了不同發展階段區域,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十八大報告的區域發展要求是對泛珠合作的巨大肯定,如何利用好特區與內地省區的不同優勢,如何統籌好不同發展階段的伙伴方,如何實現區域內資源配置的更高效率,這些泛珠正在探索的和未來將繼續做的,正是十八大報告所肯定的,并加以戰略規劃的。十八大精神高屋建瓴,緊密結合實際,針對性強,對泛珠未來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貫徹落實好十八大精神對泛珠各領域的進一步合作以及泛珠的整體發展意義重大,事實證明,泛珠這些年來取得的成就都是契合了十八大精神的具體體現,而未來,泛珠合作也必將高舉十八大所確定的方針路線,迎來更大的勝利。
以生態促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將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發改委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劉曉濱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黨中央相繼提出發展低碳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等新的發展理念和戰略舉措。面對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新挑戰,我們要通過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建設的有機統一。早在泛珠區域合作剛剛形成之時,9+2各方就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中強調:建立區域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從而提高區域整體環境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自此,實現環境破壞小、資源耗費少的發展方式就成為泛珠各方的共識,也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第八屆泛珠大會在“合作共贏、共創未來”的永恒主題下更是突出“綠色發展,合作共贏”的特色,在以此為主旨的高層論壇里,各方行政首長暢談泛珠的綠色發展之路達成了一致共識。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院研究員陳雯指出,綠色發展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對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落實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意義重大。泛珠將綠色發展放在主題的高度討論,既是對十八大精神的貫徹,也是摸索到了一條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國家環境和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貫徹十八大精神會議上說,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創造性地回答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問題所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為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必須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2004年8月,泛珠各方就在廣州召開了泛珠三角區域環境保護聯席會議,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環境保護合作協議》,在環境管理、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科技與產業等領域全方位開展合作。
第八屆泛珠大會12月1日召開的行政首長聯席會議議定了年度重點工作,明確提出,圍繞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落實生態功能分區管理,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協同行動;不斷加強泛珠區域環境應急、監測合作,充分利用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和香港國際環保博覽平臺,積極推動泛珠區域環保產業合作,將泛珠環境保護推到產業發展的階段,實現了更深入的合作。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云說,國土空間哪些可以開發,哪些需要保護,絕不是簡單地劃格子,而是嚴謹的科學問題。落實生態功能分區管理就是以區域的生態環境稟賦、生態功能、人口資源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為出發點。泛珠合作各方此舉,必將對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影響深遠,從而為美麗中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創造幸福美好未來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實現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要求。交通和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貫徹十八大精神專題會上說,著力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是交通運輸工作的奮斗目標,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行業,要科學把握適度超前的原則,針對東中西部不同的發展狀況,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堅決避免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堅決避免喪失寶貴的發展機遇。泛珠的交通合作由來已久,早在形成之初,泛珠各方就簽訂了《泛珠三角經濟圈九省區暨重慶市道路運輸一體化合作發展議定書》,互相開放交通市場。第八屆泛珠大會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就進一步加強跨省(區)鐵路、高速公路、水運和民用航空網絡的建設合作;推進泛珠區域物流合作事項和合作項目,大力推動甩掛運輸合作;加強沿海港口群之間的合作;建立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間共同投入的航線補貼機制,研究制定統一的機場起降費優惠政策等方面,對泛珠三角區域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作出了部署。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保障,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經濟運行的成本將幾何級增長,效益將大幅度縮水。泛珠各方加強交通建設合作,既有利于便捷經貿活動,促進物資流通,也為行政壁壘的進一步撤除,共同市場的進一步形成產生了積極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貫徹十八大精神會議上說,當前,旅游業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凸顯,要充分發揮旅游業在促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落實好旅游業發展的“兩大戰略目標”(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泛珠各區域旅游資源豐富,嶺南古韻、七彩云南、避暑之都、十萬大山等都是令人不勝向往的人間美景。如何統籌利用好泛珠區域的旅游資源,通過整體協調的方式讓各地的旅游資源效益利用最大,從而產生更多的旅游空間,促進區域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是泛珠各方早就認識到的問題。第六屆泛珠大會就簽署了《泛珠三角各省區“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線路》合作協議,第八屆泛珠大會進一步完善了泛珠三角區域“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線路,提出共同打造泛珠區域海峽之旅、郵輪之旅、邊境(東盟和南亞)之旅、港澳之旅、紅色之旅、生態之旅、民族風情之旅等“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線路等。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小安說旅游行業在建設美麗中國過程中的最直接和直觀的體現就是通過旅游的發展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從而以生態文明建設帶動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人們切實觸摸到發展的幸福成果。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在貫徹十八大精神動員會上說,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一個重要的亮點。我們一定要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放在科學發展觀這一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背景下來理解。同時,也要看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涉及科技、經濟和全局的系統工程,必須全面謀劃、統籌推進。要把推動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為關鍵環節,把推動經濟實力和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作為首要任務,把推動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作為根本目的,把推動科技體制改革作為重要動力,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2003年泛珠合作形成后,每一年都舉行區域科技合作聯席會議,今年6月,第十次“泛珠三角”區域科技合作聯席會議發布了《“泛珠三角”區域“十二五”科技合作規劃》,積極探索有效的科技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各方科技創新優勢和特色,有效集成區域科技資源,促進資源流動、優化與共享,推動各方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快速發展。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所長穆榮平說,我國技術目前還要突破的是擁有眾多專利數量的技術有沒有用,如何轉化成產能。產學研結合,科研成果商品化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方面。第八屆泛珠大會要求進一步完善科技多邊和雙邊合作機制,建設和共享各類科技合作平臺,推動農業、水產、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科技合作。這標志著“泛珠三角”區域科技合作正向縱深發展,以科技合作帶來的生產力提高必將為泛珠的明天注入新的動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就此指出,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這是繼十七大報告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再一次出現在黨的工作報告中,表明了黨和國家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知識產權工作的戰略性越來越強。今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區域專利信息服務(廣州)中心正式揭牌,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區域專利信息服務中心,將主要服務于泛珠三角區域內地九省(區)的各級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眾。泛珠九省(區)知識產權相關部門為此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內地九省(區)專利信息運用合作協議》,為加強區域協調合作,完善專利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積極推動專利信息的廣泛傳播和有效利用,實現區域內專利信息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做出了法律上的保障。第八屆泛珠大會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將大力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專利執法協作作為泛珠未來合作的重要領域提出,是對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必將促進對知識的尊重,對創新的保護,從而形成良好的智慧競爭環境,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撐。
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里說,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改革攻堅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難點問題、干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的積極回應,是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正確指引。十八大報告所做的指引對泛珠區域合作與發展的未來有著高屋建瓴的統領作用,貫徹落實好十八大精神,才能開創泛珠發展嶄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