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啥樣的志愿服務受歡迎?記者昨日在西崗區日新街道發現,磨刀、修鞋師傅竟是附近居民呼聲最高的服務項目之一。市文明辦表示,開展多年的“學雷鋒”,現在是根據居民要求來辦,昨日的“星期六志愿服務日”,12大項免費志愿服務,因為貼近百姓生活受到熱捧。
市民大樓辦起志愿服務“大集”
昨日上午9點多,日新街道的市民中心大樓,已人滿為患,二樓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大集”。修鞋師傅、磨刀師傅的攤位前,聚集了很多居民,大樓里還有給老人理發的,為居民免費熨燙衣服的、縫褲腳的、配鑰匙的。
日新街道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的確是一場“大集”,不過是一場志愿服務的“大集”,服務項目都是提前征詢街道居民的意見,然后請“專業人士”來做。
外地來連打工的趙師傅,50多歲,昨天也把家什擺到了現場。他不談雷鋒,也不說志愿,一直埋頭用銼磨一個鞋跟,地上堆了一些居民帶來的鞋子。“沒啥說的,咱一年也就服務一兩次。 ”雖然老趙覺得自己沒做啥,但對周邊百姓來說,可解決了大問題,還省了修鞋的幾十塊錢。和老趙一樣受歡迎的,還有旁邊的磨刀師傅,攤位前已經排起了小長隊。
記者了解到,這些學雷鋒服務,主旨在于解決居民實際問題,甚至像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建設銀行、市第二人民醫院、鴻海律師事務所等大單位,也和修鞋攤一樣現場辦公,給居民咨詢、體檢。
在樓上,一位來自保加利亞的遼師留學生,也入鄉隨俗地掛起了學雷鋒的紅色綬帶,教孩子們做游戲。據記者了解,老外志愿者也有十幾個人,都是定期“學雷鋒”。
心理咨詢師走進殘疾人照料站
昨天,在中山區虎灘社區的陽光家園殘疾人日間照料站,黃鶴心理咨詢的專家,給20多個殘疾人進行了心理分析。心理專家帶來沙盤、水壺、餅干、樹葉等一大堆道具,別小看這些東西,專家們就是通過被測試者的選擇,來了解他們的性格、心理,從而進行心理輔導。
照料站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殘疾人因為跟社會接觸少,心理較為封閉,現在志愿服務隊解決了很大問題。據記者了解,照料站的志愿者服務現在每周都有,包括捐贈米面油、圖書等活動,給20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星期六志愿服務日”的項目還有關愛空巢老人、幫助農民工等等。沙河口區李家街道的錦繡社區,給環衛工人包元宵,還組織大家唱歌放松。市文明辦表示,今年將繼續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讓更多市民感受到志愿服務。
10萬志愿者“學雷鋒”為市民服務
市文明辦表示,昨天是今年第一個學雷鋒“星期六志愿服務日”,日新街道的志愿服務只是其中之一,全市很多街道、社區都有志愿服務,志愿者今后將利用周末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這項活動是從去年3月份啟動的,目前已有10萬志愿者提供服務。學雷鋒不喊口號,并且努力用貼近性的服務,常態化地解決百姓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和需求。首席記者王繼富文/圖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半島晨報] [作者:] [編輯:劉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