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海口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在海口廣播電視臺組織召開“學習丘航亮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丘航亮的親人、同事在座談會上回憶了他的感人事跡,中央駐瓊媒體、海南省的媒體代表參加座談會,學習了丘航亮的先進事跡并交流心得。
丘航亮工作照。資料照片
3月20日下午,海口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在海口廣播電視臺組織召開“學習丘航亮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丘航亮的親人、同事在座談會上回憶了他的感人事跡,中央駐瓊媒體、海南省的媒體代表參加座談會,學習了丘航亮的先進事跡并交流心得。
丘航亮同志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在連續工作14小時候突發腦溢血,于2013年3月10日19時10分不幸去世。《光明日報》3月20日刊發人物通訊《扛上攝像機是我最大的幸福——追記海口電視臺記者丘航亮》,用文字記錄了丘航亮雖然短暫卻處處為他人奉獻的一生。
丘航亮同志生于1974年10月23日,中共黨員,廣東梅縣人。1994年12月入伍,歷任海南武警總隊戰士、班長,被評為優秀士兵,多次受到嘉獎。1997年7月入黨。1997年11月退伍。1998年6月,分配到海口廣播電視臺工作,先后擔任攝像、制片人、辦公室主任等職務。2011年被評為海口廣播電視臺優秀共產黨員。
座談會上,全體人員首先觀看了丘航亮的同事搜集他生活、工作點滴制成的短片。看到丘航亮為了拍攝好的畫面,被打偏的高爾夫球打傷肩膀的片段,在座的人員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淚。丘航亮的父親丘晨中說,丘航亮堅毅的性格是在部隊形成的,并體現在日后的工作中。丘航亮的同事、上級領導講述了丘航亮在工作中的所作所為、對他的印象和評價。
丘航亮勤奮好學,是個公認的、有悟性的“拼命三郎”。初到海口電視臺,他一夜未合眼,將當年的老師、現任海南電視臺頻道總監杜軍教他的攝像知識琢磨得透透的,可以拿起攝像機嫻熟地操作。又僅用了一個晚上,學會使用非編軟件。直到后來成為海口廣播電視臺最優秀的攝像之一,大型直播都由他掌管主機位,并于2013年2月28日被世界女子高爾夫錦標賽組委會確定為首席攝像。
“阿亮非常敬業,不管多苦多累都會去拍。拍高球的時候,趴著、跪著、滾著,都是有可能的。在我們節目最需要支持的時候,他一直幫助我們。”海口廣播電視臺《高球島》欄目制片人徐滔說。
“誰有困難他都幫,從節目的年審到他帶的徒弟有沒有飯吃、有沒有衣服穿,他能管的統統都管,而且是不計回報地管。雖然丘航亮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但他人生中所做的點點滴滴體現了人格的光輝。”海口廣播電視臺總編輯陳積流說。“他處處為別人著想,不愿意麻煩別人。有一次拍片,他為了不麻煩我們開車過來,自己拎了兩臺攝像機從海南大學里面跑到世紀大橋跟我們會合。通過這些小事就可以體現出他身上那些在現代社會看來非常難得的、可貴的品質。”海口廣播電視臺綜合文藝部主任馬鳴說。
海口電視臺臺長、黨委書記王忠云對丘航亮精神做了總結,一共有三點。他說,丘航亮同志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作風和心中存大愛、關心集體、關心同事的優秀品德值得廣大新聞工作者學習。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 [作者:黃丹] [編輯:劉芮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