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蜿蜒的海岸線,一口口深海養殖網箱點綴在萬頃碧波上,放眼望去猶如浪花串起的黑珍珠,成群的軍曹魚、金鯧魚浮游水面爭相啄食,場面蔚為壯觀。這里就是亞洲最大的深海網箱養殖基地——海南省臨高縣,當地人把這一口口網箱稱作“聚寶盆”。
????“別小看這一口箱,能給我們帶來不少收入,我們合作社200口深海網箱養殖3500噸魚產品,大部分都出島銷往美國、日本、歐盟。”臨高海鱘深海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深海網箱養殖魚產品品質好,很受這些國家青睞,去年合作社的魚產品銷售產值8400萬元,利潤達到700萬元。深海網箱養殖容量大、病害少、產量高、抗風能力強,是健康養殖新模式,除海南臨高外,環海南島已建立了多個網箱養殖基地,“海洋牧場”已成為漁民增收的新法寶。
????深海網箱養殖業是海南發展海洋經濟的縮影。海南是藍色國土的豐腴之地,管轄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823公里,擁有優良的港口,豐富的漁業資源、油氣資源。在黨的十八大“海洋強國”戰略的號召下,海南出臺了一系列發展海洋經濟的政策措施:加大海洋旅游開發力度;加大南海油氣資源開發;發展漁產品加工業;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支持漁民造大船闖深海……
????記者發現,多點開花已成為海南建設海洋強省、發展海洋經濟的鮮明特點,以海洋為核心的經濟產業遍布全島。
????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這個千百年來以捕撈業為支撐的南海重鎮,如今經濟社會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一條筆直的硬化道路讓潭門中心漁港出入無憂,上千條漁船整齊地排列在港內,遠洋捕撈業、近海養殖業在這里日益繁榮。“這一趟能掙個10多萬呢。”船老大王中發剛從南海回來,他告訴記者,現在政府的燃油補貼高了,漁民出海的風險小了很多,都愿意出海去打魚了。近段時間以來,瓊海市財政拿出2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潭門漁民造船,建立海洋產業發展的風險基金,對漁民在風險防范、風險救助,以及子女就業、就讀、就醫等方面給予特殊政策。在財力很有限的情況下,瓊海市政府還拿出1億元投入到潭門基礎設施的建設中。
????海洋捕撈業、近海養殖業的發展,帶動了潭門鎮多項產業的繁榮。在潭門鎮中心漁港附近,修船廠、配件銷售部生意紅火,潭門鎮中心的海鮮排檔人山人海,漁產品加工業遍布全鎮。“我們只需要去中心港訂貨,船老大會按時送貨過來,經過加工,產值能翻幾倍甚至幾十倍。”加工硨磲的符瓊開夫婦因此過上了有樓有車的富裕生活。
????在三亞市,記者領略到了海洋經濟的另一番魅力。三亞以旅游業為支柱產業,如今三亞旅游不局限于“看海”,更加注重“玩海”。于近期通過的《三亞市海洋旅游發展規劃》中就提出了發展6大海洋產品的目標,郵輪游艇業成為其中的主角。
????記者在三亞鴻洲游艇碼頭看到,大大小小的游艇共40多艘,出海潛水、海釣、游艇觀光、海鮮火鍋等“海上一日游”項目受到游客的青睞,郵輪旅游方興未艾。“這次去的是越南,還不錯,和以往比,有完全不同的旅游體驗,以后如果還坐郵輪去旅游,我會選擇體驗時間更長的航線。”剛剛乘坐麗星郵輪寶瓶星號返回三亞的游客劉先生說。寶瓶星號郵輪以三亞鳳凰島郵輪碼頭為母港,開通三亞至越南航線,已經輸送游客10萬人次。三亞鳳凰島郵輪母港自2007年正式通航以來,已有寶瓶星號、獅子星號、維多利亞號等近20艘國際豪華郵輪首航三亞,超過500艘次國際豪華郵輪停靠三亞,為三亞帶來70多萬國際高端游客。“郵輪母港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大,比如,停靠在這里的郵輪需要當地提供補給,帶動了三亞旅游、食品、藥品、燃油等各項產業的發展。”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母港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萬茂說。
????離三亞200海里的三沙市永興島,則更依賴于海洋。島上的魚商林健帶著記者來到他的“庫房”,4臺大冰柜里塞滿了魚、蟹、蚌。“我這些貨都是自己打的,價格很便宜,很多都運到了海口、三亞。”林健告訴記者,因為質量好,沒有污染,永興島的貨很好賣。不出海的時候,林健會去“趕海”,踏著退潮后的細沙,拾取珊瑚礁盤內會留下螺貝、海參等。“我們漁民期盼著能夠造大船闖深海,在海上的時間越長,我們的收入越多。”林健的話代表了三沙漁民的心聲。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董春蕾] [編輯:劉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