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4/24/31cb233930559684d10ef027ea4a03d1.jpg)
在帳篷送來之前要積極自救,既要依靠政府救援,也要動起來,不能僅僅“等靠要”——
4月22日傍晚,經歷了3天的緊急救援,蘆山縣龍門鄉逐漸安靜了下來。
“最擔心下雨。”龍門鄉古城村村民唐六群從彩條布搭建的簡易帳篷里探出頭來看看天,她希望除了遠處的車燈之外,還能看到一絲星光,那意味著大家能睡個安穩覺。
在龍門鄉,不少村民趁著余震間隙開始搭建簡易帳篷。有的將一根根木頭或一捆捆竹子鋪地,搭個板子制成床面,再搭上架子,套上油氈布,一個簡易帳篷就搭成了;有的直接搬來床墊,支上彩條布,也搭成了能遮風避雨的帳篷。
唐六群與8家鄰里在一塊田地里共同搭建的正是這樣一頂簡易帳篷,容納了將近30人。“9家人房子都無法住了,幸運的是人都沒事。”唐六群說,這3天大家一起在帳篷旁搭伙做飯。
在龍門鄉青龍場村,村民們三四家組合在一起,用木條、竹子搭起了一頂頂帳篷。記者進村采訪時,村民白體武帶著兩個兒子正用柴刀劈竹子。“在帳篷送來之前要積極自救,既要依靠政府救援,也要動起來,不能僅僅‘等靠要’。”白體武說。村支書王澤兵告訴記者,村組干部、年輕村民組建了巡邏隊,確保村民夜間安全。
付俊是清仁鄉橫溪村村民,也是附近采砂場的一名挖掘機手。地震過后,他沒有去采砂場上班,而是回到村里幫大家搭帳篷。“大家一起搭架子,然后蓋上農膜或油布,一頂簡易帳篷就成了。我們搭了最大的一頂帳篷,有100多平方米呢!”付俊說。
連日奔走災區,記者對受災群眾面對災難時的堅強深感敬佩。“煙塵消失和送走傷員后,大家都在鄉村干部的組織下開展自救。”龍門鄉鄉長陳剛則告訴記者,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抵達蘆山的帳篷仍難以滿足需求,“我們會首先把它們送到最需要的村民手中,隨著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運來,相信帳篷短缺的狀況會迅速改觀。”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經濟日報 ] [作者:王珊珊] [編輯:劉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