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7日消息 (記者 湘竹 文/圖)16日下午,海南畫派系列研討會暨鄧子芳———南國山水的吟唱者畫展在海口展出。作為今年第三位海南畫派系列展的畫家,鄧子芳用他的30余幅國畫,向人們展示了氣勢磅礴、細膩而生動的海南山水長廊,展示出海南的大美與神韻。
鄧子芳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海南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海南省文聯顧問、中國友聯畫院畫師。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省舉辦的各種美展,并在全國及省級刊物上發表,有多幅作品在國內外獲獎并被中外藏家收藏。其中,《南海晨韻》、《幽山鳴泉》被我國外交部駐外使領館館存及收藏;《春色秀群山》和《高山流水牧歌悠》被人民大會堂收藏懸掛;《銀色海灘》入選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畫展。
2002年在荷蘭國哈德懷克市舉辦畫展。
被同行譽為
“鄧家山水”
鄧子芳是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從19歲開始作畫,近15年可謂是他創作的黃金時期,既高產又是畫風和技法及技巧形成的重要時期。他的畫兼工帶寫,立意新穎,構圖飽滿,墨韻厚重生動,讓人細細品來如同品一杯濃郁芬芳的海南家鄉茶,又仿佛從他的畫中嗅到海南泥土的芳香。他的畫作被同行和評論家們譽為“鄧家山水”或“鄧家樣”。
鄧子芳告訴記者,他的很多畫是畫五指山一帶的黎村苗寨,這得益于他20歲時在海南少數民族地區工作14年的經歷和積累,他的審美應該源于那里。幾十年來,他每次去到黎村苗寨都能找到新鮮感,漫山遍野的椰子樹、檳榔樹、榕樹等,永遠都是他創作的源泉。
鄧子芳說,在尋找中感悟海南神韻,將這種他還說不清楚的神韻用筆墨表現出來,便是他畢生的追求。為了此次展覽,他去年就構思,上月才畫完一幅長八米的長卷,名為《南疆情韻》,這幅畫從陸地到大海,把他對海南點點滴滴的愛和熾熱的情感積累都融進去,這幅作品是第一次展出。
把海南神韻躍然紙上
鄧子芳說,一個畫家要面向生活,細致觀察生活,心中充滿著愛,通過生活的啟發,投入畫家的真實情感,細細領悟到海南風光與風土人情,有感而發,畫出真情實感,才能引起共鳴。他的作品《我想有個家》,就是在一個偶然的地方,被他觀察到有感而發的作品,既是海南題材又是環保題材,表現的是一只小鳥在被燒焦的樹干,張開嘴巴在呼喚希望有個家,因為它的鳥巢被火燒焦了。
作為本土畫家,為人低調的鄧子芳,喜歡默默地畫,把自己想要表現海南神韻的東西表現出來,把心中的海南展現出來。他認為,一個成熟的畫家應該廣泛學習當代書畫名家好的表現方法,追求學術上的高度,投入市場上的廣度,才會達到新的高度。畫了這么多年的畫,覺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甘當海南畫派過河石
對于海南畫派,鄧子芳認為,海南畫派不是一個畫家能形成的,海南歷史從古至今,在中國的畫譜上,沒有出現過知名畫家,也沒有表現海南風光的技法,找不到傳統手法,更沒有可借鑒處。由于沒人畫過,倒成為了一塊處女地。近年也有很多人仿效他的畫作,但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畫出來的是不一樣的海南,他希望他的畫能有給人借鑒的地方。
鄧子芳說,打造海南畫派不是口頭上說說,需要海南畫家們不斷探索,加入自己的感受并表現出來,這需要一批畫家的努力,甚至做過河的石頭,他很愿意做這個石頭,引導后面的人,甚至踩著他的肩膀前進。他說總要有人當石頭,給后面的人提供給予借鑒的東西,讓后者從中找到一個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