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每周在校上63節課,連上12天課才能休息兩天……日前省教育廳對48所普通高中學校的課程設置進行專項抽查。發現瓊海、文昌、萬寧等市縣的學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周末集體補課現象。定安、屯昌、陵水等高中周六補課還獲政府經費支持。
省教育廳對48所普通高中課程設置進行抽查,發現不少高中存在補課現象———
學生每周在校上63節課,連上12天課才能休息兩天……日前省教育廳對48所普通高中學校的課程設置進行專項抽查。發現瓊海、文昌、萬寧等市縣的學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周末集體補課現象。定安、屯昌、陵水等高中周六補課還獲政府經費支持。
藝術課程與高三年級絕緣
為深入了解我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的具體情況,全面掌握各市縣高中學校新課程的推進情況,省教育廳先后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4月分別對48所普通高中學校進行專項抽查。其間發現,壓縮非考試科目課時,考試學科超課時現象普遍存在。
在課程設置上,發現部分學校優先安排高考科目且增加課時。在總課時量受限的前提下,總是壓減“藝術”及“技術”等課程課時,縮減“三操兩課”課時,隨著年級的升高,藝術和體育與健康課程逐漸被弱化。在高三年級仍能堅持開設藝術課程的學校非常少見。即使是課表上有,但在實際操作中則被考試科目替代。比如,儋州市一中課程表與實際授課課程嚴重不一致,沒有一個班的課程表上的藝術、體育和技術類課程能與實際課堂教學完全對應,隨意調課現象嚴重;海口華興學校、屯昌中學等高中學校都存在課堂授課科目與課表安排嚴重不符的現象。
周六還要上7節課
抽查發現,個別學校違規額外增加課時,總課時數遠遠超出國家規定。如瓊海市嘉積二中的周課時數達63節,其中周六上課7節,晚修3節,學生一致反映補課很苦。定安中學從2012年秋季起,安排學生上12天課,才休息兩天,這樣,每周能多出一天學習時間,周總課時數遠超出規定要求。部分市縣高中學校周六補課居然獲得政府經費支持。
學生回家做家務充“社區服務”
此次檢查還發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課表上普遍有安排,但按規定操作的少。隨機安排課余時間實施的現象較為普遍,學時量沒有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效果、過程監管、時間投入和學分認定等都存在問題。
比如說,部分學校的社區服務活動停留在“填表蓋章”階段。學校將社區服務的責任推向學生個人或家庭,弄虛作假現象嚴重。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對社區服務的理解較為偏狹,多局限為到敬老院服務、上街道去打掃清潔等,項目安排單一,過程流于形式。其中,東方市個別學校的學生回家做家務事填表后讓村委會蓋章,也被歸入社區服務,令人啼笑皆非。
2個物理教師教14個班
檢查發現,部分市縣高中學校的教學資源如實驗室、圖書報刊、計算機房以及體育、藝術、通用技術專用教室等設施和設備的投入嚴重不足,教師數量短缺現象亦相當突出。如萬寧中學,沒有通用技術教室,信息技術教室嚴重短缺;東方市各高中學校的生師比在25:1左右,實驗室基本不能滿足正常的學習需求;東方鐵路中學的美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師資嚴重不足;儋州市新州中學專任教師不足,高中物理教師僅有2人,教學班卻多達14個。
從抽檢情況看,眾多學校缺乏理化生儀器設備及實驗室,分組實驗基本被取消,有些學校連演示實驗也很少做,只是到高考前播放實驗教學錄像以滿足應試需要。如儋州二中實驗室未建成,學生分組實驗無法開展;萬寧二中全校僅有3間實驗室;昌江礦區中學沒有專用的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學校缺乏計算機房,信息技術課在普通教室里完成;白沙中學未開設通用技術課程。
選修模塊開設不足
此次檢查數據顯示,我省各高中學校選修Ⅰ模塊普遍開設不足。據統計,抽檢的48所高中學校中能夠按照省里相關要求開足選修Ⅰ模塊的學校僅有19所,未達到規定要求導致扣分的學校達到28所,其中省一級學校未達標就有8所,如海口實驗中學實際只開設32個模塊,與規定要求相差甚遠。
更為集中的問題體現在高考考什么學生就選什么,模塊的選擇由學校統一安排,課程選擇性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選課指導走過場,課程選修未體現課程設置多樣性與學生選擇個性化的特點。
原因分析
大家只盯高考升學率
調查組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在13個檢查組的反饋中,基本一致的觀點是:教學方式基本上還是采取講授、灌輸方式,缺乏有效組織,缺少學法指導;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合作學習停留在口頭或流于形式;部分高中學校沒有規范課程設置與實施的意識,辦學行為不規范;市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監督不力,致使課程設置與實施偏離規范要求。
受現行的高考評價制度影響,社會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評價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的依據就是高考升學率。由于高考招生強化分數的剛性作用,導致學生分分必爭;由于市縣獎教獎學凸顯對高考升學和高分學生的獎勵,導致學校教師以考分為重。
改進建議
嚴格高中學分管理
調查組為改進課程設置與實施提出如下建議:針對課程設置中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四個領域弱化的情況,對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學校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對做得好的學校給予通報表揚和獎勵;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底線規范。強化課程研究意識,建立校本教研機制;針對嚴重超課時、周末補課的學校,要通報批評,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要對單位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或降職的處分。
同時,強化課程有效開設的條件支撐。針對學校存在的嚴重制約課程開設的條件支撐不足狀況,要對市縣政府進行通報,要求作出經費投入限期達標的保證;
針對教師結構嚴重不合理的情況,教育人事部門要提供科學準確的人員結構需求,通過招聘、調劑和培訓等手段,制定可行的實施計劃。
為加大高中學生學分管理的行政監管力度,建議改變學校自行發放畢業證書的辦法,通過網絡監管和學分評價,由省教育廳統一實施高中生的畢業證書驗證和管理。
小學生的煩惱:
老師抱數學課本來上音樂課
2013年4月15日—19日,省教育廳共組織9個專項檢查組,分別對海口(瓊山區和秀英區)、三亞、儋州、萬寧、東方、樂東、白沙、昌江、陵水等9個縣(市、區)共39所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小學23所,中學16所)的課程設置與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項抽查,發現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未開設或未按要求開設的問題較為突出。
從課程設置看,所有抽檢學校中,考試科目100%開齊,但音樂、體育、美術等非考試科目或不開,或虛開,或開不足。再者,寫字課、勞動技術課、生態文明教育等地方課程落實不到位,雖然在課表上安排了,但通過訪談得知,實際上并未按要求開展,無備課、無教案、無教師的情況大量存在。
在課時安排方面,每周總課時超標在中學時有發生,如萬寧和樂中心學校一、二年級周課時總數為30節,比規定要求多4節。考試科目課時超標問題明顯,如儋州八一中學英語學科每周增加1課時“聽力”課,周課時總數超出4節。相當一部分學校所開體育與健康課程課時不足,“三操兩課”時間不能保障,每天鍛煉一小時沒有落實。如在海口市抽檢的6所學校的一、二年級體育課時都開不足4節,陵水中山小學一、二年級的體育課每周少開2節,三至六年級的體育課每周少開1節。
由于缺乏師資和設施設備,很多學校的音樂和美術課時都不足,特別是農村學校情況更加嚴重。雖然課表上安排了音樂和美術課,但實際上用來上數學或語文課。如萬寧市龍滾中心學校四年級2班的音樂課實際上數學課,四年級4班的音樂課實際上英語課。
?
?
相關鏈接
10歲女生暑假報6班:不是在補課就是在補課路上禁令為何禁不住“補課大軍”?學生周六補課書聲瑯瑯 校長樓下辦公不知情?海口美舍學校今在補課 “減負令”尚無法杜絕《瓊山二小老師校外補課》續:老師簽責任書杜絕有償補課?
?
?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