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海口晚報社的校對,來報社工作已兩年多,今年是我們海口晚報社成立二十五周年,報社以管理效益年為契機,將這二十五年來的風雨歷程進行提煉,概括出“忠誠、守望、創新、致遠”的海口晚報精神。這是幾輩晚報人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是濃縮的奮斗歷程。著名管理學者托馬斯?彼得曾說:“一個偉大的組織能夠長期生存下來,最主要的條件并非結構、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們稱之為信念的那種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對組織全體成員所具有的感召力。”所以,我們應將“海口晚報精神”持之以恒地發揚下去并落實到我們各人的工作中。
心懷感恩地校下去
“忠誠”:忠誠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專心致志的態度,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忠誠也是對生活、對工作、對事業所抱有的極大的熱情。對于黨和政府,要有忠誠之志;對于海口晚報社,要有感恩之德;對于客戶,要有敬業之念。
換句話說,是海口晚報社提供了我安身立命、養家糊口的落腳點;是海口晚報社給予了我學習與成長的空間和放飛我夢想的翅膀。所以,我感謝海口晚報社給予我這份事業。我將懷著感恩的心,無怨無悔地校下去。
勇于擔當地站起來
“守望”:守望是一種意識,要意識到自己的主人翁身份;又是一種責任,什么責任?海口晚報社和我的關系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我要擔起報社興衰的責任,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故此,我應以主人翁的身份意識,為報社警醒守望,與海口晚報社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在我的實際工作中,每當我校好校完我的版面之余,我會再校同事的其余的版面。因為“智者千慮,終有一失”,多一個人看,多一雙眼。雖然不是我負責校對的版面,但我想到主人翁的大局意識,為了《海口晚報》的整體質量,我就會去這么做。
永不松懈地變下去
“創新”: 創新就意味著要改變,轉變作風、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工作方法推陳出新,這就是在“變”;創新也意味著付出,因為慣性作用,沒有外力是不可能發生改變的,那么這個外力就是創新者的付出;創新更意味著堅持,那是因為創新的付出可能收獲一份失敗的結果,所以,就要學會持之以恒。如此看來,創新確實不容易,但卻是21世紀人才的一大特征。
所以,平常我除了儲備業務知識及經驗技能外,更要具備改變的信心、工作的激情和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懈奮斗的堅持、敢于承擔失敗后果的勇氣。
永無止境地跑起來
“致遠”:何以致遠?第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內心不淡定就容易迷失自己的志向,不冷靜就很難達到一心向往的目標。這與當前拜金主義、利欲主義是成鮮明對比的;第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就要求我不要安于現狀,也不要因現有的成績而沾沾自喜,而是要與時俱進、為報社的更鑄輝煌增磚添瓦、貢獻更多的力量。
百舸爭流千帆競,追求品質鑄輝煌。二十五年的風雨路程,二十五年的世事淪桑,如今的海口晚報社正鉚足干勁、氣勢恢弘,向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目標快速遠航,我們有理由相信,靠品質贏得二十五的海口晚報,一定能靠“海口晚報精神”再鑄新的輝煌!
?
相關鏈接:
總有一種精神支撐著我們前行寫在海口晚報25周年
《海口晚報》讀者最喜愛品牌評選揭曉
《海口晚報》25周年演講比賽今決賽 晚報人現場大聯歡
以忠為本 共筑“海口晚報夢” 海口晚報精神之我見
創新致遠 篤行不倦 ——淺談海口晚報精神
回 眸 ——寫在《海口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
海口晚報25周年微博有獎轉發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陳文龍] [編輯: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