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眼中的碗碟之變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4/29/4487fc92394b16aacc523b.jpg)
1978年5月,瓊海工農兵大廈負責人、全國財貿戰線勞動模范許月娥在勞作。蔡自強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4/29/4487fc92394b16aacc523c.jpg)
翻看當年的照片,許月娥一臉自豪。王儀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4/29/4487fc92394b16aacc523d.jpg)
如今人們下館子已經太平常了,想吃高檔的進酒樓,想吃實惠的上大排檔。蒙鐘德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4/29/4487fc92394b16aacc533e.jpg)
“吃公道”的游客。蒙鐘德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蔡倩特約記者王儀
“一轉眼,35年過去了,我變老了,瓊海的酒店變得繁華了。”81歲高齡的許月娥輕撫著一張拍攝于35年前的老照片,當年的工作場景在她的回憶中漸漸復蘇。
照片中的許月娥身著工作服,正在擦拭餐具,滿懷憧憬的目光投向前方;如今的許月娥,頭發斑白,牙齒松落卻依然面色紅潤,嘴角開朗的笑意與當年毫無二致。
許月娥自1969年就職于當時的瓊海縣飲食服務公司,1975年擔任瓊海縣飲食服務公司副經理與工農兵大廈主任,1978年出席全國財貿學大慶學大寨會議,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而許月娥手捧的照片《在平凡的崗位上》,則是由海南著名攝影家蔡自強攝于1978年的工農兵大廈。
“工農兵大廈雖然叫大廈,但只有兩層樓,一樓設為餐廳飲食,二樓用作旅店住宿。這是瓊海當年最大的酒店。”據許月娥回憶,上世紀70年代的工農兵大廈作為國營飯店,占據了瓊海餐飲市場主體,消費者大多為公出人員。在這里飲食消費,必須糧票和錢同時使用,入住旅店,也必須出示單位證明。由于當時飯店數量很少,工農兵大廈飯店基本沒有競爭者,飯店外觀只有簡單的飯店招牌,室內除了桌椅,幾乎沒什么陳設,最多就是掛幾張領袖像、標語口號等。
“服務臺上,還擺著一個量杯。”許月娥又說起一件帶著年代印記的事物。原來農民并沒有糧票,進城時要隨身攜帶大米,“往服務臺前一站,就拿量杯開始往外量米,吃幾兩米就交幾兩米。”
至于飯店的菜品,則往往是乏善可陳的幾道菜,選擇并不多。“好多人都舍不得點菜,就吃自帶的咸菜、豆豉。”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給許月娥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她卻覺得干勁十足。作為工農兵大廈主任的她,帶領著手下50多位工作人員,每天起早貪黑,超負荷地工作著。“每天早上3點起床,到晚上11點多才回家。”
到上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私人經營的飯店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瓊海街頭。“我們以前是老大,有了市場競爭,生意卻開始慢慢下滑。”許月娥開始思索對策,她領先破除舊觀念,積極探索和改進服務方法,并提高服務質量。為搶占市場份額,許月娥建議工農兵大廈在瓊海繁華的地段開設分店。所謂的分店其實也只是簡便的小攤,供應糕點、粉湯等快餐。
1983年,許月娥從瓊海縣飲食服務公司退休,女兒吳秋蘭接班,也進入了飲服公司。再過幾年,工農兵大廈便被承包出去,改頭換面,變成了個體酒店。每次路過工農兵大廈舊址,許月娥都倍感失落:“熟悉的工作場所變得認不出來了,以前的同事也都分散了。”
上世紀90年代瓊海的餐飲市場,個體飯店數量猛增,外地民營企業的大舉進入,本地民營企業的崛起,洋快餐的搶灘登陸,瓊海餐飲市場愈發多元化。個體、私營餐飲企業異軍突起,成為餐飲業發展的生力軍,國有專營公司的一統局面被徹底打破,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這時已完全是買方市場,客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飯店在前期都要有準確的定位。目睹這一巨變的許月娥感嘆道:“市場經濟確實給百姓、消費者們帶來了很大的實惠。物資不再匱乏,百姓們想吃什么就買什么,選擇多了;飯店之間有了競爭,服務也提高了。”
到如今,經歷35年的行業發展與市場競爭,瓊海餐飲業發展已經進入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
一大批硬件設施好、技術能力強、管理服務水平高的大型飯店和特色酒家不斷涌現出來。同時餐飲企業通過連鎖經營和培育品牌競爭力,一批產業化、集團化、品牌化的餐飲集團正在崛起。超市食府、風味酒樓、休閑餐飲、社區餐飲、專賣場、小吃街、農家樂等眾多業態不斷出現,綠色餐飲、家庭廚房工程、機關院校社會餐飲等悄然興起,并按各自的市場定位穩定增長。
彈指一揮間,35年已經過去,現在瓊海正在大步邁向“田園城市,幸福瓊海”,餐飲業也與之同步發展,給瓊海人民、來到瓊海的客人們帶來更多的美食享受。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