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光(海南地產營銷策劃專家):在我看來,黨報經濟報道是個嚴謹的事業,一些觀點、預測可能對讀者產生重大影響。感覺我們的經濟政策解讀報道,多是采訪政策制定部門,或相關度高的企業,但對真正的研究專家采訪少,其實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專家的觀點更富理性和前瞻性,建議加大知名專家的采訪力度。我認為,貴報應該建立經濟新聞報道專家庫,并建立與專家的常規性聯系,形成互動機制。
何中光(海南地產營銷策劃專家):在我看來,黨報經濟報道是個嚴謹的事業,一些觀點、預測可能對讀者產生重大影響。感覺我們的經濟政策解讀報道,多是采訪政策制定部門,或相關度高的企業,但對真正的研究專家采訪少,其實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專家的觀點更富理性和前瞻性,建議加大知名專家的采訪力度。我認為,貴報應該建立經濟新聞報道專家庫,并建立與專家的常規性聯系,形成互動機制。
沈建良(海南知名連鎖便利店負責人):目前全國正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建議貴報開設“我的創業故事”欄目。報道創業者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實踐經驗,為更多創業者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具體可借鑒的經驗。
李小嬋(公司職員):現在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手上有些閑錢。建議貴報更多關注百姓的經濟生活,為大家提供更多投資方向、理財指導、資金可行性分析等,將實用的理財信息及具體方法、步驟提供給讀者。
寧愿(媒體人):我印象中很多黨報的經濟報道大多是灌輸式、結論式或成果式,往往成了部門的“成績單”或“進度表”,甚至變成工作簡報。這種干癟的報道方式,無血無肉,無案例無細節,不僅不能答疑解惑,對讀者產生“現實指導意義”,有時還讓讀者心生更多的疑竇。這與媒體記者沒有從“民生角度”出發有關,還與我們記者寫的稿件生硬、表面看上去“語言專業”有關,這種報道語言說到底就是“官話”。經濟報道應力求用群眾的語言、以朋友的口氣、以平等的姿態、以形象的說法,把復雜的經濟問題、經濟現象形象化,做到“硬主題”“軟表達”。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日報] [作者:]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