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1/19/185125e02b197c2e13f7c0f8216901fa.jpg)
吳永贊翻看門診筆記。
摘要:海口市長流鎮有家家喻戶曉的皮膚病診所。這家診所深居不起眼的小巷中,卻因診療甚佳,價格低廉而遠近聞名,每天有不少皮膚病患者慕名而來求醫問藥。診所的主人名為吳永贊,原是海南省皮膚病醫院的副主任醫師,今年已有82歲高齡。他說:“人到暮年,有一點光,就發一點熱。”大半生已投身醫療,吳永贊退休后也閑不下來,開了一家皮膚病診所。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多年經驗和一身技能服務鄉親。2015年12月,吳永贊榮登“中國好人榜”。
?
在海口市長流鎮,說起皮膚病醫生吳永贊,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82歲的老醫生在鎮里德高望重,在麻風病防治崗位上奮斗49年的他,曾獲得被譽為麻風病防治行業最高榮譽——馬海德獎。2002年2月,吳永贊在村里開了一家皮膚病診所,十三余年來,他治療的病患超過三萬三千例。考慮到?病患的經濟情況,吳永贊只收取治療的成本費,甚至免費為家庭困難的患者治療。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1/19/5bb080cd6bd2bcb7d48cbb05882aa3cc.jpg)
吳永贊認真地為患者開處方。
憶往昔:兩次受聘?49年歲月投身麻防事業
決定走上麻風防治的道路時,吳永贊還未滿19歲。他回憶道:“我當時在上?醫專,快畢業時收到了去廣州參加麻風病防治培訓班的通知。那是個講奉獻的年代,我選擇了接受組織的安排。”當時人們對麻風病“聞風色變”。吳永贊的父親吳世昭知道這個消息后,不止一次表示反對。“我父親覺得治麻風病是個危險又不光彩的工作,他希望我能在長流鎮衛生院上班。”吳永贊說,在了解父親的憂慮后,他再三勸慰,終于說服了父親。
結束了在廣州的培訓后,吳永贊獲得了一枚胸章,上面刻著:“為消滅麻風?病奮斗。”短短八個字成了他一生的信念。1952年5月吳永贊開始在皮膚病門診上班,接觸和治療麻風病患者。“麻風病防治真不是個輕松的工作,但既然我在這個崗位,就不能有恐懼。”吳永贊介紹,在每天進入病房前,他都要穿上厚厚的隔離衣、帶上隔離手套和隔離帽,腳下還踩著不透氣的防護鞋,每天下班脫下防護衣物后,他都會變成一個“汗人”。有時候碰到腳底潰爛、骨頭壞死的麻風病人,他都要挨著惡臭,細細為患者清理傷口。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1/19/5ab7ab01a458f178460986b6d614f3eb.jpg)
吳永贊和擔任他助手的妻子黃轉秀。
其后,吳永贊完成了大專學業,并陸陸續續在市級、省級、國家級刊物發表了24篇論文。1993年,吳永贊發表的《187例兒童麻風病臨床分析》在業內引起很大反響,被國際麻風會議錄用,吳永贊成為當時海南唯一獲邀參加該會議的人。
1995年吳永贊退休時,獲得有著麻風病防治行業最高榮譽稱號的馬海德獎。退休后,他再次受聘于海南省皮膚病醫院,指導院中的年輕醫生。年少不知韶華逝,在2002年結束任期后,吳永贊投身于麻防事業的時間竟已將近半百歲月。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1/19/5c57d923f6f27c0db71900d266bf8bd0.jpg)
十三年來,吳永贊記下三本厚厚的門診日志。
看今夕:發揮余熱?13載年華仁心服務病患
2002年,吳永贊回到老家長流鎮。他發現鎮上幾乎沒有專門治療皮膚病的地方,鎮上的居民只能到海口市內求醫。“長流鎮距離海口有十幾公里遠,大家每次到市內看病少則花幾百,多則幾千。我有知識也有經驗,可以用它們來方便百姓。”?在人生暮年服務家鄉,成了這位技術高超的皮膚病醫生的心愿。
吳永贊在小巷里開起皮膚病診所,一開就是十三余載。對每個病人,他都不怕臟臭,不嫌麻煩地耐心診療。將心比心,用一顆仁心體諒患者的苦痛是他持守的信念。他說:“皮膚病通常是慢性病,十分折騰人。長期腫脹和痛癢往往讓病人感到很痛苦。作為醫生不僅要用藥治療病人,還要開解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有治愈的信心。”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1/19/a6c6ea5960ddf9887f9c6c112f6793bb.jpg)
吳永贊的門診日志上有畫著紅圈的患者名字,對于這些患者他只是象征性地收取成本費甚至免費。
吳永贊有3本厚厚的門診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記著自2002年開診所以來經他治療的患者的名字和收費。在這些病患名字后的收費紀錄中,多是7元、8元的金額,2元、3元也不少。筆記中有許多人的名字被紅圈標出,這些人名后都跟著“免費”字樣。他笑呵呵地說:“來我這看病的人,我都只收成本費?。對困難戶和革命老人都是免費的。”在筆記本的最后有著他對每年治療人數和收費的總計。
隨著年歲漸高,吳永贊為患者診療的時間也漸漸減少,由于患上高血壓,他每天中午都要休息一陣。兒子吳博心疼老人,常勸他放下診所的工作,頤養天年。吳永贊卻堅持只要身體還可以承受,都要將診所繼續開下去。
展未來:服務鄉鄰?有一點光發一點熱
在為患者看病之余,吳永贊積極地鍛煉身體。他每天都要在家門口的空地小跑十五分鐘,跑完后做做操舒展身體。他說:“身體好,才能有精力和心情去做事。”
吳永贊總說自己閑不下來,他不想荒廢自己的專業知識,所以開起診所服務鄉鄰。他不想浪費余生的精力,所以常為鎮上居民義務勞動。
在吳永贊跑步時,如果看到周邊的小街小巷臟了,就會拿起掃帚、垃圾斗清理干凈。吳永贊的老伴黃轉秀介紹,家中有一把花草剪刀,是吳永贊為了修剪街邊花草買的。“他看到街邊綠化帶里長了雜草就會去拔掉,還會用剪刀修剪。”清明前夕,通往文麗村墓地的村道兩旁長滿雜草和荊棘,吳永贊都會和老伴將這些荊棘、雜草清除干凈,方便鄉親開車進去掃墓。
有人和吳永贊開玩笑,說他是鎮上不要錢的環衛工。街坊鄰居對他說:“有人拿工資干活少,你倒是不拿錢,卻干得比誰都積極。”他總是笑答:“反正做這些事,我也樂在其中。趁我還干得動,人到暮年,有一點光,就發一點熱。”(海口文明網記者鄧鈺)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文明網] [作者:] [編輯:馮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