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時,會面臨懲罰和干預的差異。當孩子犯錯后,他們會依賴父母的干預來協助指導和改正。但是,每個父母采取的干預方法都會很大差異,這也會導致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能力出現差異。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3/30/99751403ec5fe60ede6c17287b028373.jpeg)
什么是懲罰
懲罰是一種父母干預,也就是父母在孩子犯錯時給予孩子的一種攻擊。這往往源于父母內心的沮喪和絕望,而這通常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訊息——“我”很壞!通常這個是建議父母一定要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氣并試圖向孩子證明——“無論你是否喜歡,我都會負責任?!?/p>
那些獨裁專制的父母會經常懲罰孩子。當孩子問及為什么他們不能那么做時,那些父母會說:“因為我這么說”。這個答案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意見并不重要,也導致孩子們缺乏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涉及到對孩子的懲罰,例如打孩子屁股。如果一個孩子打了他的弟弟,然后父母就打了他的屁股作為懲罰,那么孩子就會認為:“我很壞,所以媽媽會打我。”有比如父母會扔掉孩子的玩具,而理由僅僅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打掃他自己的房間。
懲罰帶來的問題
懲罰孩子后會讓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例如,一個孩子打了自己的弟弟,然后父母打了他的屁股作為懲罰,但如果下一次再次面對讓他生氣的弟弟時,孩子就不知道怎么辦了。
懲罰并不能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言行,因為孩子們不會管理自己的言行和情緒,所以父母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孩子自己也缺乏做決定的能力,因為一直都是父母在為他們做決定。
什么是干預
干預側重于孩子新的技能培養,比如教孩子如何管理他們自己的行為、解決問題和處理他們自己的情緒。干預側重于孩子吸取教訓并從錯誤中學習,以找到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干預技巧也包括超時訓練。比如,一個孩子如果變得憤怒并扔出了一個玩具,那么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時間,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給孩子冷靜的時間,其目標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讓自己平靜下來,日后,如果孩子再次感到不安或者憤怒時,孩子也會懂得給自己時間冷靜的。
不管怎樣,一定要選擇最好的方法來應對孩子的問題。
?
?
?
?
相關鏈接:
市教育系統病媒防制火力全開海口海事局“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進校園送安全世茂推社區教育平臺?宣稱“做社區教育界的Uber”??谑信e辦學習貫徹《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專題培訓班?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信息轉載] [作者:王璟璟] [編輯:李明珠]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