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4名孤殘孩子有個家
“田媽媽”堅守了5年
曾經,他們是不幸的:小小年紀,被親人遺棄。現在,他們是幸運的:有“家”,有爸媽,有兄弟姐妹。
這是生活在海口市兒童福利院里“模擬家庭”的一群人:每個特殊家庭里,每對“愛心父母”都有4—5名孩子,這些孩子或輕或重都有殘疾,他們和“父母”住在一起,成長路上從此有了“家的溫暖”。在這里,這些孩子不再只有一個群體性的稱謂——福利院的孤兒們,他們是“愛心父母”疼愛的兒子和女兒。在這里,他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7/29/bb40743e4e80b37d0e5a90eefb13c6f1.jpg)
愛心媽媽帶著兩個家庭的孩子出游
模擬家庭很溫暖4個孩子有愛有家有爸媽
在海口市兒童福利院里,有一棟樓叫“新和家園”,住著6戶模擬家庭,其中,有一位為愛堅守了5年的田媽媽。
5年前,她報名參加模擬家庭公開招募成為“愛心媽媽”,5年來,她用母愛撐起這個家,養育了4位孤兒。田媽媽的丈夫每天外出上班,田媽媽全職在家料理家務照顧4個孩子。
7月28日,記者走進這戶模擬家庭,女主人田媽媽告訴記者,她的4位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大兒子叫小龍,9歲,智力障礙;二兒子叫小海,8歲,唇腭裂;小女兒叫小鳳,5歲,弱視;小兒子叫小全,4歲,聾啞。
28日下午5點半,田媽媽開始為四位孩子做可口的飯菜。“媽媽,小全被哥哥打了。”8歲的小海在房門前探出小腦袋說。“小全被打了?好,一會媽媽去教育哥哥。”田媽媽親切地回了小海的話。“媽媽、媽媽……”孩子們只要有一點小事,就會向田媽媽“報告”,十分可愛。
“小龍剛進家里時,脾氣古怪,不講衛生。”田媽媽說,小龍有了家,有了爸爸媽媽的引導后,變化很大。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7/29/4487fc6ef4651905551147.jpg)
田媽媽帶著兩個“家庭”的孩子玩游戲。
不是親生勝似親生“他們就是我們的孩子”
田媽媽說:“模擬家庭,在外人看來是假家庭,但我不這么認為,能走進這個家就是緣分,他們就是我們的親生孩子。”
每周一至周五,田媽媽早上6點起床做完早飯,叫四個孩子起床洗漱、吃早飯,送孩子們出門上學。中午,孩子放學回來,一家人吃完午飯休息,晚上,孩子在田媽媽講的故事中進入夢鄉……周末,田媽媽與丈夫帶著孩子逛商場、游公園、去海邊,爸爸左手牽一個,前面跑著一個,媽媽兩只手一邊牽一個,孩子們都開開心心。
“媽媽,你回來啦!”田媽媽說,孩子們放學回來,看到她回家都會禮貌地問候她,還會主動幫她拿買回來的菜,讓她感到很幸福。
“孩子不懂的,我都會一點一滴教會他們。”田媽媽告訴記者,有次小龍生氣地用手指著爸爸說話。她思考著,不用打孩子的方法,要怎么教育?她先把小龍哄開心了,再告訴他用手指著爸爸說話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不允許下次再犯了。從此,小龍懂得了用手指著人說話是錯誤的行為。
愛心“媽媽”堅守5年“因為愛,所以堅持下來”
5年來,田媽媽全身心投入,為4個殘疾孩子奉獻母愛。
小全是位聾啞孩子,因為營養不良,身體非常虛弱。田媽媽每天會換花樣為他做飯菜,平時也特別照顧,“用銀魚蒸雞蛋等,做一些有營養的飯菜給他吃。”田媽媽說,現在小全長得白凈可愛,身體也好了許多。
“因為愛,所以我堅持了下來。”田媽媽說,剛開始接觸這4個孩子時,因為孩子比較特殊,對她也有抵觸,每個孩子性格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思想,還有些叛逆。后來,通過福利院的培訓和她對孩子付出的愛,慢慢地,孩子完全地接納了她。“媽媽,親親……媽媽,抱抱。”田媽媽說,每當聽見孩子這樣呼喚她時,心里都是暖暖的。
在她的養育下,四個孩子學會了自理,懂得了分享,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爸爸媽媽好不好?”記者問,兩個兒子爭先恐后地說:“好!”聾啞小兒子也連連點頭。
這是另一個模擬家庭的故事:
愛心爸媽“退休”了
孩子還在日夜盼望
等“媽媽”回來
“現在我們四號家庭的媽媽因年紀大已經光榮的退休了。”海口市兒童福利院辦公室馮主任說,四號家庭的“媽媽”離開后,四名孩子又重新回到了集體生活的狀態。
銳是那個家庭中能力最強的孩子,他雖然聽不見但情感豐富。當他被帶回到蕾蕾班時,立即就表現出不安情緒。集體“家庭“的護理員通過努力安撫,幫他消除了不安,還比劃著手勢告訴他:別哭,你要做個男子漢。而他,看著阿姨點點頭,伸出了兩個大拇指。
四號家庭的孩子慕,還在等待著“媽媽”回來,“我的媽媽只是休假了,過段時間才來接我回家。”慕說。
“在沒有新的媽媽過來任職前,我們用善意的謊言告訴孩子們,他們的媽媽休假了,現在期待能有新的媽媽來繼續照顧他們,完成愛的傳遞。”馮主任說。
尋人
照顧孩子們把愛傳遞
你愿意當“愛心父母”嗎
目前,在海口市兒童社會福利院里,還生活著像田媽媽這樣的5個家庭。這始于2011年,海口市兒童福利院推出一項新的孤殘兒童養育方式——模擬家庭親情養育。
海口市兒童福利院面向社會為這些需要關愛的孤殘兒童招聘“父母”,愿意給予這些孩子在成長路上需要的愛和陽光者,均可報名。如果你想給予孤殘孩子家庭的溫暖,愿意付出愛心讓他們能像正常孩子一樣成長,你就是我們想找的“愛心父母”。
“愛心父母”要滿足的條件為:合法夫妻,子女不在身邊,年齡在30歲到60歲,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表達、閱讀與書寫能力,具備養育和與孩子互動的能力,有愛心耐心,自愿從事公益事業,熱愛孤殘兒童。愛心媽媽全職,愛心爸爸可另有工作;需養育四名孤殘兒童;住在福利院愛心家庭公寓內,公寓生活設施和孩子生活費用都由院方提供,“愛心父母”由院方發工資。
詳情可咨詢海口市兒童社會福利院:66268012。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