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洗龍水,賽龍舟也是端午節海南人的標配。賽龍舟的來歷一說是端午時節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一說楚人在屈原投江當日競相劃船去相救,另一說則是人們競渡龍舟來驅趕魚群,以防它們食屈原之體,而在海南當地還有著海龍王信爺及祭海神之說。尤其與大陸城市不同,海南沿海地區的賽龍舟可是在大海里進行得十分有趣,如果內地的游客前來游玩還可以盡情體驗一番其不同之處。

除了吃粽子、洗龍水,賽龍舟也是端午節海南人的標配。賽龍舟的來歷一說是端午時節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一說楚人在屈原投江當日競相劃船去相救,另一說則是人們競渡龍舟來驅趕魚群,以防它們食屈原之體,而在海南當地還有著海龍王信爺及祭海神之說。尤其與大陸城市不同,海南沿海地區的賽龍舟可是在大海里進行得十分有趣,如果內地的游客前來游玩還可以盡情體驗一番其不同之處。
在萬寧一帶就有著關于海神的種種傳說,而在每一年的端午節,長輩會在觀看賽龍舟的同時向孩子講述這個故事,讓節日的文化傳統一代代的傳承下去。傳聞很久以前,有一巨鰲馱著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時常出現在虛無縹緲的海上,三仙山上生長著長生不老的芝草,有仙人日夜煉不死丹藥。巨鰲行至南海時,突遇風起云涌,惡浪滔天,后打聽才知南海龍王因母親病危而情緒失控,龍顏大怒。后聽聞仙山至此,特登門道歉,并求仙藥醫治母親。仙人有感于其孝道,故賞仙丹一粒救其母;而此日又恰逢觀音出巡,路遇此事便問土地爺問這為何方勝地,土地爺答曰:此地乃是萬州府之東山再起之地也。
觀音菩薩聽了點點頭,遂讓巨鰲把三仙山放下,順手點化了巨鰲和龍舟,巨鰲和龍舟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鰲駕石”和“仙舟”,三仙山也就變成了三峰聳立的東山嶺。南海龍王為感恩,便派大臣護送一龍泉繞嶺縈回,所經之處龍脈如環,仙河似帶,護泉大臣完成使命后,化成10米高削立如壁遙叩菩薩的正笏凌霄,守在東山嶺通天門西邊保護著龍泉。而仙舟、三十六洞、瑤臺、泉眼等天然奇景也保留至今。
而關于賽龍舟的歷史記載,不僅在《崖州志》內記載明確,在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更是見證了這個節日風俗。
此外,海南能賽龍舟之處,必定水系發達,有舟楫通行。“椰鄉”文昌臨海傍河,自古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澄邁縣金江鎮南渡江承辦中國龍舟公開賽(澄邁站),更成為獨特的民俗文化品牌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省區隊伍都會聚集在此處參賽;僑鄉萬寧“龍舟小鎮”和樂鎮,小海周邊村民自發舉辦龍舟比賽等;崖州區境內的寧愿河,自古就是人們競舟的好去處。
?
相關鏈接:
共度傳統佳節 海口瓊山區開展端午節系列活動端午出游“粽”動員 四條旅游線路讓你玩嗨瓊中迎端午·慶六一 海口瓊山區為特殊兒童送溫暖端午避堵攻略!本周六下午海口交通流量大 進出城這樣走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網絡綜合] [作者:]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